最新版八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
2.地球大約形成于46億年前,原始生命大約誕生于36億年前。
3、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有機物和能量,還需要其他一些條件。
4、科學的推測要有確鑿的證據,需要嚴密的邏輯,需要豐富的聯想和想象。
5、原始大氣中無氧氣,它包括水蒸氣,氨氣,甲烷,二氧化硫,硫化氫等。 原始地球條件:高溫、高壓、紫外線以及雷電、原始海洋、無氧氣
地球約在46億年前形成,原始生命約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億年左右才形成。
6、1953年美國,米勒,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和大氣成分,通過進行火花放電(模擬閃電)合成了多種氨基酸。證明了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簡單有機物。
7、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因此生命的起源從無機物生成有機物,這一階段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8、隕石中含有構成生物體所需要的有機物。
9、原始海洋-----生命的搖籃,原始生命誕生于原始海洋。
10、原始大氣簡單的有機物原始生命。
11、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過程如下:無機物→小分子有機物→大分子有機物→原始生命。
第二節 生物進化的歷程
1.比較法: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科學家們通過對不同年代化石的縱向比較,以及對現存生物種類的橫向比較等方法,推斷出了生物進化的大致過程。
2.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于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系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非常重要的證據。
3、化石在地層中出現的順序: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來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簡單,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層中,挖掘出來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復雜,地位越高等。
4、始祖鳥:1861年,德國。它既和爬行動物有相似之處,又和鳥類有相似之處,說明鳥類起源于古代爬行類,始祖鳥是爬行動物向鳥類進化的中間過渡類型。
5、細胞色素c:一種蛋白質。親緣關系越近,細胞色素c的差異越小。
6、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由簡單------復雜,由低等-----高等,由水生-----陸生。 現在地球上的生物都是進化的結果。
7、各種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各自適應環境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 8、生物進化的大致過程:
(1)生物的共同祖先---原始生命。因營養方式的不同,再進化為植物(自養)和動物(異養)
(2)植物進化的歷程: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無脊椎動物的進化過程:單細胞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性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
(4)脊椎動物的進化過程: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8、化石證據不夠全面的原因:(1)有的化石人類還未發現(2)有的生物沒有留下化石(3)有的化石遭毀滅。
第三節 生物進化的原因
1. 1xx年以后,樺尺蠖由淺色占多數變成深色占多數,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淺色的樺尺蠖在黑色樹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來,繁衍后代。
2. 保護色及其意義:動物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們把這種體色稱為保護色,具有保護色的動物不易被其他動物所發現,這對它躲避敵害或者捕食獵物是十分有利的。保護色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