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遺傳 教學設計
可能回答:
染色體的變化導致了生物的性狀不同。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
探究3:觀察“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關系”圖。
明確:染色體的概念和染色體的組成及基因的概念。
找出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染色體:細胞核內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染色體。染色體是由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dna上控制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中能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單位。dna是位于染色體上的遺傳物質。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
討論
你認為遺傳的基本單位是什么?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來源:第一范文網]
圖片資料分析
“人的每個體細胞內含有23對染色體,玉米的體細胞內含有10對染色體,蚯蚓的體細胞內含有16對染色體,狗的體細胞內含有39對染色體。”分析這個資料說明了什么?
說明:
每種生物的細胞內都含有一定數目的結構不同的染色體,這些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討論:
1.知道dna指紋鑒定有哪些應用嗎?
2.你對人類基因組計劃了解有多少?
可能回答:
生1:用于親子鑒定。
生2:用于犯罪認定。
生3:疾病檢查,遺傳病診斷,血液配型… …等等。
生1:"人類基因組計劃"最早是由美國科學家在20世紀90年代首先提出的。
生2:有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法國和中國六個國家參加研究.中國是唯一的發展中 國家。
生3:xx年中國科學家完成了水稻基因組的測序工作……等等。
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和信息的能力,關注當代生物新成果,新技術同時培養民族自豪感。
(三)學以致用
討論:
為什么種瓜得瓜,種瓜不能得豆?因為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瓜的種子中 含有遺傳物質,決定了種瓜只能長瓜,不能長豆。考查學生對知 識的活學活用能力。
認真完成教師 提供的練習題。鞏固加深,使知識內化。
(四)知識拓展
生活在草原上的牛和羊,吃同樣的草,飲同樣的水,但牛肉和羊肉的味道卻相差甚遠,試分析原因。肉的味道是由其蛋白質的 性狀決定的,而不同的蛋白質是由不同的基因決定的,因為牛和羊具有不同的基因,所以牛羊肉味道相差甚遠。激發學生興趣,拓展知識面。
七、小 結
基因是控制生物體性狀的基本單位,存在于dna上。dna包含著控制生物體性狀的所有信息。染色體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每種生物的細胞內都含有一定數目的結構不同的染色體,而且這些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
基因工程、dna指紋鑒定等技術在世界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21世紀必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八、板書設計
第二章第一節 一 生物的性狀和遺傳物質
一、生物的性狀
概念:生物體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征。
表現:直發和卷發、拇指能否彎曲、有無耳垂……
二、生物的遺傳
概念:每種生物所繁殖的新個體,在形態結構、生理機能上都和自己的親代相似,這種現象叫做遺傳。
三、基因、dna 、染色體三者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