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教學實錄
師:今天我們以菜青蟲為例,探究動物的行為。我們先來熟悉我們的探究對象。
生;(介紹菜青蟲)菜青蟲是菜粉蝶的卵經過大約一周左右時間發育成的幼蟲,它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葉片為食,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蟲,長大后變為蛹,最終羽化成菜粉蝶。
師:展示學生采集和飼養蟲卵的錄象片段。
生:對照屏幕介紹采集和飼養過程。在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背面找到的蟲卵,連同葉片一起采集回來,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飼養,4~5天相繼發育成了幼蟲。
師:萬事具備,開始分組實驗。
生;逐個環節進行。
師:巡查。
(掌握實驗進行情況,對共性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在“討論和完善計劃”這個步驟,同學們的疑問比較多,有必要提請全班討論,迅速解決。)
師:出示討論題。
討論題1:為什么要從卵開始進行隔離飼養?直接從十字花科植物葉片上采集幼蟲做實驗不可以嗎?
生:不可以。因為我們探究的是菜青蟲的取食行為是先天性的行為還是學習行為,如果直接用菜青蟲做實驗,它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行為是生來就有的還是后 來學的就不能確定,實驗的可信度降低。
師:有道理。
討論題2:怎樣對菜青蟲卵進行隔離飼養?
生:要模仿它自然生活環境條件飼養,如光照、溫度、濕度、充足新鮮的食物等。
生:要多取些卵,保證幼蟲的數量。
師:想得很全面。
討論題3:選擇哪些種類的葉片較好?
生:選十字花科植物的葉片和非十字花科植物的葉片。
師:只選十字花科植物的葉片可以不?
生:不可以,要用其他植物的葉片做對照才能說明問題。
師:選上面帶毛或刺的葉片可以不可以?
生:不可以,這樣不能確定是毛或刺影響了菜青蟲取食還是菜青蟲根本就不取食這類植物的葉片,所取的葉片要和十字花科的葉片相似,軟、光滑、闊葉等。
師:討論題4:實驗用的葉片和濾紙等應當一樣大嗎?
生:要一樣大,不要因為葉片的大小不同影響菜青蟲的選擇。
師:討論題5:濾紙的顏色要和菜葉一樣嗎?
生:象上一個問題一樣,要避免其他因素對探究問題的影響。
師:討論題6:用什么方式讓菜青蟲對不同的葉子或濾紙進行積極選擇?
生:要在菜青蟲饑餓狀態下實驗 ,這時它會積極地去找食物,效果要好些。
生:真葉和假葉與菜青蟲的距離要相同。
生:葉片還不能離菜青蟲太遠,要讓菜青蟲容易找到。
師:很對。
討論題7:對照實驗要在同樣的時間和地點來做嗎?
生:是的,要在相同環境條件下進行,保證實驗的嚴謹有效,更有說服力。
師:誰來說說你們組的實驗計劃,讓大家參考一下,好嗎?
生:
1、挑選20條肥壯的菜青蟲。
2、準備大一些的培養皿。
3、兩片小白菜葉,兩片菠菜葉,兩片萵筍葉。
4、將選好的葉片擺在培養皿的邊緣,將20條菜青蟲放在培養皿的中央,距葉片大致1 cm。
5、認真觀察,并做好記錄。
師:大家認為他們的計劃如何,可行嗎?
生:可行。也可以把小白菜葉、菠菜葉、萵筍葉換成浸有十字花科植物葉汁液的濾紙和沒浸汁液的濾紙。
師:當然可以,請繼續實驗。
生:開始實驗操作。
師:巡視,以積極態度旁觀。
生:觀察很認真,記錄很詳盡。
(實驗結束了,結果已經出來。)
師:針對實驗現象,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什么呢?
生:菜青蟲的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