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教學實錄
師:為什么這樣認為呢?[來源:第一范文網]
生:實驗用的菜青蟲從出生就沒和外界接觸過,它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行為,是它出生后就會的,而不是根據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是由體內遺傳物質控制的。
師:各小組表達交流實驗中成敗之處,互相借鑒。先談失敗。
生:實驗用時較長,可能是葉片不很新鮮,不很吸引菜青蟲吧。
生:我們用時也長了些,可能是濾紙浸得太濕了,葉的氣味小了吧。
生:我們開始時不小心,培養皿中滴上了水,菜青蟲在里面爬行得很慢,也影響了實驗速度。
生:我們的20條菜青蟲可能不餓,有12條在菠菜葉和芹菜葉那邊呆了半天,不過沒有取食行為,后來才慢慢爬向白菜葉那邊,影響了我們實驗的速度。
生:我們取菜青蟲時,可能拿捏得緊了一點,有幾條直到現在也沒爬向任何葉片取食。
師:雖然我們有失敗,但可貴的是我們找到失敗的原因,這次失敗是我們下次成功的基礎,失敗是成功之母。有哪些成功之處呢?
生:所用的菜青蟲數量比較適合,能說明問題。
生:我們把小白菜葉、菠菜葉、萵筍葉做了修剪,形狀、大小相同,但是并沒混淆菜青蟲的“視聽”,最終它 們各個都找到了小白菜葉,象做游戲一樣,很有趣的。
生:我們組是這樣做的,選用了小白菜葉、菠菜葉、萵筍葉、芹菜葉還有浸入大白菜葉汁液的濾紙和被染料染成綠色的濾紙,為菜青蟲設置了“迷魂陣”,可它們尋尋覓覓,最終還是找到了小白菜葉和浸有大白菜葉汁液的濾紙,邊休息邊香甜的吃起來。
生:我們把菜青蟲編為兩組進行實驗的,一組是比較大的菜青蟲,一組是比較小的,把它們分別放入并排的兩個培養皿,我們除了觀察它取食哪類植物的葉,還比較了它們尋找食物的速度,大菜青蟲爬行很快,找到食物也快,取食速度也快。由此我們想到:一定要讓自己快些成長起來,讓國家強大起來,否則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師:這么多的優點足可以使我們再做這個實驗時錦上添花,并且有了這么深刻的認識。萬物皆思均有得。我們要象剛才這名同學一樣,做個有心人,善于思考的人。
(播放《動物世界》精彩片段,結束課。)[來源:學*科*網]
生:整理實驗材料,填寫探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