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數”簡介
課程教材研究所 林立軍本章內容屬于《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的“數與代數”領域,是在已經學習了平面直角坐標系和一次函數的基礎上,再一次進入函數范疇,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函數的內涵,并感受現實世界存在各種函數以及如何應用函數解決實際問題。反比例函數是最基本的函數之一,是學習后續各類函數的基礎。
本章共安排了2小節以及2個選學內容,教學時間約需8課時,大體分配如下(僅供參考)。
17.1 反比例函數 3課時
17.2 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 4課時
數學活動
小結 1課時
一、教科書內容和課程學習目標
(一)本章知識結構框圖
(二)教科書內容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反比例函數,教科書從幾個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出發,引進反比例函數的概念,使學生逐步從對具體函數的感性認識上升到對抽象的反比例函數概念的理性認識。
第17.1節的內容是反比例函數的概念、圖象和性質。反比例函數(k為常數,)的圖象分布在兩個象限,當時,圖象分布在一、三象限,y隨x的增大(減小)而減小(增大);當時,圖象分布在二、四象限,y隨x的增大(減小)而增大(減小)。
第17.2節的內容是如何利用反比例函數解決現實世界的實際問題,以及如何用反比例函數解釋現實世界中的一些現象。本章主要涉及到如下的4個現實世界中的反比例函數模型:當圓柱體的體積v一定時,圓柱的底面積s是高(深度)d的反比例函數:;當工程總量k一定時,做工時間t是做工速度v的反比例函數:;在使用杠桿時,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則動力是動力臂的反比例函數:;電壓u一定,輸出功率p是電路中電阻 r的反比例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