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快與慢
我能解決
例1:從速度公式 v = 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速度與路程成正比
b.速度與時間成反比
c.路程不變,速度與時間成反比
d.速度與路程成反比
例2:圖2.3-3是甲、乙兩物體運動路程s和時間t的關系圖像,由圖像可知兩運動物體的速度大小關系是( )
a.υ甲>υ乙
b.υ甲<υ乙
c.υ甲<υ乙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我會解決
1.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兩種方法來比較物體的運動快慢,請借助圖2.3-4中的短跑比賽來說明這兩個方法:
a圖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圖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關于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速度是表示物體通過路程長短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時間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d.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就越大
3. 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駛的甲、乙兩輛小轎車,甲的速度為 120km/h,乙的速度為30m/s,則( )
a.甲車的速度大
b.乙車的速度大
c.兩車的速度一樣大
d.無法確定
我會總結:
我能遷移
1. 物理學中常用圖像來表示物體的運動狀態,如圖2.3-5所示,則表示物體運動速度相同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2. 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車限速為40km/h.一位女士因開車超速被警察罰款,圖2.3-6是警察和這位女士的一段對話.請你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幫助警察向這位女士解釋被罰款的原因.
創設情景
奧運會男子100m決賽正在緊張地進行著!觀眾看到前面兩位運動員幾乎同時到達了終點,到底誰是冠軍呢?裁判員很快就有了結論,你知道裁判員是怎么判斷誰快、誰慢的嗎?
自主學習
出示導學提綱,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合作共建
問題一:教師取出兩張16開紙a和b ,將a對折一次,將b對折兩次,為了使紙片平穩下落,可將紙片的兩端向上疊起一部分,讓它們從同一高度釋放。讓學生猜一猜:哪張紙片下落得較快?并說明猜想的依據。
小結:憑感覺有時是不準確的,是不科學的。
問題二:那么在體育比賽中觀眾和裁判所用的比較快慢的方法相同嗎?
如果回答相同,則提問:“觀眾也記時間嗎?”
如果回答不同,則提問:“不同在什么地方呢?”有誰能用簡短的語言歸納一下這兩種方法呢?
小結:我們將這個過程用物理的語言敘述出來就是:觀眾的方法是誰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長,誰運動得就快。裁判的方法是誰在相同的路程中所用的時間短,誰運動得就快。
問題三:一位同學百米跑用了12s,而一萬米跑世界冠軍的成績大約是28min,怎樣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
學生進行探究,尋找方法;教師對學生探究過程中的操作方法及步驟的優劣作出評價。
小結:在運動的時間、通過的路程都不相等情況下,每一個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長的物體運動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