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際上就是歐姆定律,它是電學中的基本定律,是進一步學習電學知識和分析電路的基礎,是本章的重點。要求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得出,從而更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這一節綜合性較強,從知識上講,要用到電路、電流、電壓和電阻的概念;從技能上講,要用到電流表、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等。學生要通過自己的實驗得出歐姆定律,最關鍵的是實驗方法。學生對實驗方法的掌握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這個實驗難度比較大,主要在實驗的設計、數據的記錄以及數據的分析方面,學生出現錯誤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所以實驗的評估和交流也比較重要。
課本是在前面“電流”、“電路”、“電壓”、“電阻”等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推斷出電流與電壓、電阻的定性關系。這樣處理:一是給接下來的實驗結果做了鋪墊,不致使學生感到突然;二是目的明確,使學生對將要探究的問題產生強烈的愿望,想要證實一下這個推斷。有了定性的關系,又知道電流是可以用電流表測量的物理量,電壓是可以用電壓表測量的物理量,電阻也是可測量的物理量。在此基礎上就可以引出“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會不會有定量關系”的問題
本節課“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是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讓學生經歷科學的探究,學習科學猜想、設計實驗、設計實驗表格、分析論證、感悟科學方法。因此這節課無論在知識學習上還是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學中,在注重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②通過實驗認識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③會觀察、收集實驗中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
2.過程與方法
①根據已有的知識猜測未知的知識。
②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的過程并掌握實驗的思路、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分析、歸納實驗結論的能力;培養學生能夠掌握把一個多因素的問題轉變為多個單因素問題的研究方法。
③能對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評估,找到成功和失敗的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讓學生用聯系的觀點看待周圍的事物并能設計實驗方案證實自己的猜測。
②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形成嚴謹的科學精神。
三、教學資源
演示用具:調光臺燈、實驗電路、實驗表格、圖像坐標紙、課堂鞏固聯系等多媒體課件。
學生用具:干電池(2節) 學生電源 2.5v和6.3v的小燈泡 開關 導線 定值電阻(5ω、10ω、20ω)滑動變阻器 電壓表和電流表。
四、--思路
本節課的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探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二是探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其基本思路是:首先以生活中的現象為基礎,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再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分析觀察,大膽猜想,培養學生科學猜想的學習方法,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想分析實驗方法和所需的實驗器材,設計出實驗電路并進行實驗,通過實驗數據和圖像的分析得出電流跟電壓和電阻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