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兩則》自讀理解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們看到電視轉播中,勝利歸來的楊利偉叔叔多么瀟灑自豪!如果你是迎候英雄凱旋的一名少先隊員,請你對他得體地說幾句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整體把握
1、及時、真實、簡明;真實
2、記敘文;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3、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4、第1、2句;第一句
5、中路、西路、東路;二十日起,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
6、南陽為古宛縣……多是出生于南陽一帶;去年七月……不得不被迫棄城逃竄。
7、⑴ 以第二則為例,4日下午解放南陽,5日已作報道,可見新聞報道的及時性特點。
⑵ 以敘述中路軍渡江內容為例。時間:20日夜;地點:長江安慶、蕪湖線;人物: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起因:渡江戰役;經過和結果: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等地區,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
⑶ 第一則新聞毛澤東從軍事、政治兩方面分析敵軍潰退的原因,既鼓舞了我軍斗志,又揭示了國民黨失敗根源,暗示國民黨前景的暗淡。簡短的議論體現作者在軍事和政治上的敏銳深刻的眼光,使這則新聞主題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第二則新聞介紹南部戰線我軍已建立了六個軍區,守敵茍延殘喘的大背景,揭示了南陽守軍棄城逃竄是出于被迫無奈。從而借報道解放南陽一事讓廣大人民感受到我軍勢不可擋的勝利趨勢,不是就事說事,可謂站得高,看得遠。這樣的新聞報道必能更加激發全國人民的斗志。
⑷ 先介紹西路軍,因為它與中路軍所遇敵情相似,放在一起介紹,以引出后文關于戰爭形勢的精辟議論;其次,東路軍守敵頑強,戰斗激烈,戰斗勝利的意義更大,放在最后,以便能獨立詳細地報道;另外,這種安排,使整則新聞由略而詳,氣勢逐步增強,更能顯示我軍銳不可當的力量。
二、片段閱讀理解
(一)
1、占領 控制 封鎖 切斷
2、“東面防線”指的是“南京江陰防線” “同日同時”指的是“21日下午五時”
3、我軍所向披靡的氣勢,并且也透露出喜悅之情
4、“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
5、我東路軍渡江戰役取得了勝利
6、明確具體地交代時間,體現新聞的真實性、及時性特點
7、嘲諷湯恩伯過高估計東面防線的鞏固性,過低估計人民解放軍的戰斗力。
(二)
1、⑶
2、⑵
3、南陽為古苑縣,三國時曹操與張繡曾于此城發生爭奪戰。后漢光武帝劉秀,曾于此地起兵,發動反對王莽王朝的戰爭,創立了后漢王朝。民間所傳二十八宿,即劉秀的二十八個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陽一帶。 介紹背景,說明南陽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突出解放南陽的重要意義。
三、拓展閱讀
1、(略)
2、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升空十多分鐘后,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由此踏上中國人期待了千年之久的太空之旅。
3、(略)
4、背景,補充介紹“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在我國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歷史意義。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