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精靈》課堂教學實錄
師:你的意思是?
(下面有一些學生在說)
師:正如大家所說,缺少了形象的描寫。
生17:是這樣的。
師:看來,缺少描寫的獨白,即使是相聲大師來講(大家都笑了),還是顯得蒼白的,所以大家講故事,說話寫文章,要能多一些描寫就豐富得多了。還有人要講嗎?
生18:我是一只烏鴉,幾十年前,我和我的同伴常常展翅飛翔,每到一處天空常常是黑壓壓的一片,幾乎達到遮天避日的地步。清晨我們結著伴成群地飛向城外,在鄉下覓食;黃昏,我們又結伴成群地飛回城里過夜。人們每天按我們飛進飛出的鐘點勞作休息,我感到很高興自豪。
師:對生18的講述,你們又有怎樣的看法呢?
生19:我覺得生18講得非常好,他的觀點很明確,就是給都市人作了一個生物鐘。還有就是有一個詞語用得很好。
師:什么成語?
生19:遮天避日。形容了烏鴉之多,給天空增添了一景。
師:生19抓住了觀點和用詞進行了簡潔明了的分析。
生20:我覺得他的描寫比較成功,比如展翅飛翔、黑壓壓、遮天避日、結著伴等這些詞用得很形象,給人以一幅圖畫的感覺,像結著伴,還有擬人的色彩,這樣烏鴉的形象就活了。
師:語言的描寫比較成功,在這方面比剛才的講述略勝一籌。
生21:我覺得他講述的是幾十年前的自己和同伴的故事,而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我認為他要是能結合現在,講出其中的變化就好了。
師:為什么?
生21:因為現在的烏鴉非常寂寞慘淡,這樣可以與以前的熱鬧景象對比,可以體現出一種對現狀的悲哀。從而呼吁人們去保護烏鴉和其他的動物,與他們和諧相處。
(同學們紛紛點頭。)
師:從大家的動作和神態,我能看出你們對生21的贊同。的確,講出變化可以便于對比,便于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其實運用對比也是本文的一個特點。作者在文中為我們展示了幾幅反差強烈的生活圖景,你能從中找出幾幅,并且分別給他們擬一個標題嗎?如能說出你這樣擬題的意圖更好。
(大家讀課文,思考。幾分鐘后許多人舉手。)
生22:我找的一幅圖景是幾十年前,北京城成百上千的烏鴉\'遮天蔽地\',飛來飛去, \'成群結隊\'\'叫著鬧著\'的熱鬧景象,另外一幅是現在城市里的烏鴉大白天蹲在那里無所事事,而且也不大叫了這個悲慘景象。我給它們擬的題目分別是\'群鴉圖\'和\'孤鴉圖\'。主要是想通過\'群\'和\'孤\'突出兩幅圖景的特點。
師:語言表達自然流暢,此外,你們對他的發言有自己的看法嗎?
生23:我認為\'群\'和\'孤\'是這兩個題目的特點,也是這兩幅圖景的特點,這兩個字對比強烈,聯系全文,就能看出其中的變化,給人一種悲涼的心境。
生24:我覺得\'群\'和\'孤\'是從數量上來對比的,這固然是好的。但我認為\'孤\'字用得不恰當。
師:哦?為什么呢?
生24:因為書上的文字是說我的大院里有兩只呆鳥,而不是一只,所以不能用\'孤\'。
生22:首先我認為兩只或者再多幾只相對于幾十年前,已經少得多了,再說,我用\'孤\'也是一種夸張,極力說這種景象的悲慘。
(很多同學議論紛紛)
師:生24,你對生22的解釋理解嗎?
(點頭,有學生舉手)
師:生25。
生25:老師,我也是這兩幅圖景,但我給它們你了一個共同的標題,不知可不可以。
生22:不可以,因為題目的要求是分別擬一個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