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學期主要課文資料2
亭的由來
第二段:四時樂 朝暮之景
四時之景 樂亦無窮
第三段:游宴樂 滁人游
太守宴
眾賓歡
太守醉
第四段:太守樂 禽鳥樂
游人樂
太守樂(山水之樂,宴酣之樂,樂民之樂)
本文抒發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及于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結構之美:金線串珠;曲徑通幽;前后呼應
虛詞之美:也(陳述/肯定/感嘆)而(遞進/并列/承接/轉折)
句子之美:駢散結合;長句為主
意境之美:山水相映之美;朝暮變換四時交替之美;動靜結合之美
注解:1選自《歐陽修散文選集》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二十九課 滿井游記 袁宏道
段落大意:1作者想出門而不能的苦惱
2作者郊游的所見所感
3作者寄情山水的興趣
作者心情變化:無奈,郁悶,煩躁——輕松喜悅——贊美感嘆——寓情山水的興致
注解:1選自《袁中朗集箋校》袁宏道,字中郎,好石公,湖廣公安人,明代文學家,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稱為“公安三袁”。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譯文
《與朱元思書》
沒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的水路上),奇山異水,獨一無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魚和細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
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各仗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誰爬得最高,伸得最遠,由此而形成無數的山峰。(山間)的泉水沖擊著巖石,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彼此嚶嚶地叫著,十分和諧。蟬不停地叫著,猿不停地啼著。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務的人就會流連忘返。樹枝縱橫交錯擋住了上面的天空,雖在白晝,林間仍顯得昏暗;在枝條稀疏的地方,有時還能見到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