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八年級語文下冊全套筆記復習資料1
本文描寫了富陽至桐廬一百多里的奇山異水
語言:1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對偶,比喻,夸張,擬人)使得描寫生動形象,富有生機
2詳寫山,略寫水,疏密有致,輕重有度
3抓住了景物的特征,突出了奇山異水
4隨地點的轉移由近及遠的順序,先俯看碧水,在仰觀高山
注解:1選自《藝文類聚》,吳均(469-520),字叔庠(xiang),吳興故鄣(現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 見其他注釋
第二十二課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本文塑造了一個獨立于世俗之外的過于清貧,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隱士形象
五柳先生與世俗社會格格不入
注解:1選自《陶淵明集》 見其他注釋
第二十三課 馬 說 韓愈(昌黎先生)
原文: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基本觀點)。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中心句)。
作者抒發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不平。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行徑的嘲諷和抨擊。
注解1選自《韓愈文選》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 見其他注釋。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第二十四課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濂
第一段:總寫,突出勤奮
無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借書,抄書: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
無師:無碩師名人與游——求師:從鄉之先達
為師嚴厲:未嘗稍降辭色,叱咄——求學禮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禮愈至
第二段:詳寫,突出艱苦
求學艱難——受人照顧
學習生活艱苦——樂以忘憂
注解:1節選自《宋學士文集》,宋濂,字景濂,好潛溪,浦江人,明初文學家。生,長輩對晚輩的稱呼 見其他注解
第二十五課 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七律
注釋:選自《劉禹錫集•外集》 劉禹錫作品《秋詞》
表現了作者遭貶謫,被棄置的無限辛酸的憤懣不平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貶謫地之僻,被貶時間之長)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用典故,人事全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以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暗示政治上的新舊交替)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赤壁 七絕
注釋:選自《樊川詩集》杜牧作品《過華清宮》《山行》《秋夕》《泊秦淮》
借赤壁之戰的史實,抒發作者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設想與歷史事實相反的結果,借史傾吐心中的抑郁之氣)
過零丁洋
注釋:選自《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
表現詩人以死明志的決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民族氣節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前兩句寫作者讀書,如仕途,起兵抗元,經歷四年戰爭)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國家風雨飄搖,危在旦夕,比喻身世一生坎坷,孤苦伶仃)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前者指地方,后者指作者的心緒)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死明志的決心)
水調歌頭
注釋:選自《東坡樂府箋》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