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教案及同步測試
(3)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
[點撥]這一句是寫莫泊桑作品的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4)正如人們終歸還是吃那使他獲得營養而又永不會使他厭膩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點撥]作者以面包為喻,說明人們需要的是“面包”,因為它是既有營養,又永不會“厭膩”的日常“必吃”的東西。
(5)那么,既然他以昂貴的代價換來了香甜的安息,就讓他懷著對自己留下的作品永遠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這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將永生,并將使他獲得永生。
[點撥]左拉以“香甜”修飾莫泊桑的安息,這正是對于莫泊桑那“永遠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的作品的強烈認同。從而給聽眾已經扇起來的情感翅膀,提供了更廣闊、更自由的空間。
3、主題
這篇演說辭,內容集中而又豐富,激情洋溢而又質樸自然。作者以法蘭西文學的名義,熱烈地贊揚莫泊桑的文學天才,充分地肯定莫泊桑的文學成就,并在強烈的褒貶對比中精辟地論述了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滿懷敬意地預言了莫泊桑將與他的作品一樣獲得永生。
4、寫作特點
1.感情飽滿,以情動人
(1)畢現情態。如演說辭第2段,作者描述莫泊桑“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語”,“洗耳恭
聽我們的談話,老半天才斗膽插上片言只語”,“表情開朗、坦率的棒小伙子”,寥寥數語,
就把一位謙恭、聰明、睿智、開朗、坦率、朝氣蓬勃的“棒小伙子”的形象勾勒出來,其情態
畢現,栩栩如生,讓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2)結合議論抒情。作者對莫泊桑作品的評價,用“爐火純青”、“豐富多彩”、“精湛絕妙”、
“令人嘆為觀止”等最富褒義色彩的詞句來進行議論,并在褒貶對比中,盛贊莫泊桑的作品是“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范”,“他的作品將永生,并將使他獲得永生”,生命的短暫獲得了精神的永垂不朽,這些迸發式抒情,運用激越情語、緊湊短句及詰問等方法,傾吐衷情,感情奔放,如火山爆發,江河決口,具有猛烈的感情沖擊力。
2.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1)以通俗易懂的詞語表達深刻抽象的道理。例如,演說辭最后一段。
(2)綜合運用比喻、反問、反復等多種修辭手法。例如把莫泊桑的作品比做“生活的窗口”、“清澈的美的源泉”,這就把莫泊桑作品的文學價值、藝術成就及其深遠影響,于淺顯中揭示得清清楚楚,發人深思。
5、體驗探究
閱讀莫泊桑的《羊脂球》、《項鏈》等名著,寫出你的閱讀感悟。
6、課后練習答案
第一題:
“同行”是一般的關系,而“戰友、兄長、朋友”是一種非常親密的關系。這一方面是事實。左拉與莫泊桑都具有拉丁血統,都屬于正派的文學偉人的家族,都屬于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左拉生于1840年,莫泊桑生于1850年,左拉長莫泊桑10歲,他們兩人過往甚密,由此可見左拉確是莫泊桑的戰友、兄長、朋友。另一方面,這樣寫是為了抒發熾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緬懷之情,為演講的展開奠定強有力的情感基調。
結尾所說的莫泊桑的光榮,指莫泊桑的作品具有不朽的價值,“是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當作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范”,這與文章開頭“請允許我以法蘭西文學的名義講話”是緊相呼應吻合的。
第二題:
這里所說的“喜劇”“戲劇”不是從文學作品的樣式方面說的,而是指莫泊桑的小說作品揭開了生活的矛盾,對生活中庸俗的一面充滿了深刻的幽默和諷刺,收到使人“笑或是哭”的效果,意味深長,達到了喜劇的效果。莫泊桑的作品是“明晰”“清澈”地反映現實的,代表了文學創作的主流,而那些“復雜派、玄妙派和晦澀派”,“不過是墮落”,“是一時的離經叛道”,不可能持久。作者以“人們終歸還是吃那使他獲得營養而又永不會使他厭膩的日常必吃的面包”為喻,表明以莫泊桑為代表的“純樸派和明晰派”的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