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教案及同步測試
愛心使人的精神升華,社會變得更和諧。安徒生和愛因斯坦均為具有博大愛心之表率。
安徒生童話之所以為兒童所喜愛,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中充滿了赤子般的愛心。《丑小鴨》、《美人魚》不僅使孩子們對動物感到親切,而且在其幼小的心靈中激發出博愛眾生之高尚情操。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安徒生之愛心更表現得淋漓盡致。安徒生童話歷久而彌新,良有以也。
愛因斯坦的愛心表現在他對兒童的關懷。晚年他定居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曾長期和鄰居的一位小女孩交往。愛因斯坦教小女孩算術,報酬是分享她的糖果。XX年美國出版了兩本新書:《愛因斯坦與孩子們的通信》和《愛因斯坦的剪貼本》,其中收入了愛因斯坦寫給孩子們的信件,字里行間,童心畢露,妙語如珠,關愛之心溢于言表,讀后令人不禁發出會心的微笑。
愛因斯坦對人類之大愛集中表現在他對原子彈的態度上。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方熾,愛因斯坦在從希特勒魔掌下流亡到美國的科學家公推下,寫信給羅斯福總統建議研制原子彈。建議被采納后,由奧本海納和費米等主持曼哈頓計劃,于1945年制成原子彈,促使日本投降,結束了大戰。否則,如果希特勒搶先造出原子彈,人類將遭受萬劫不復之大災難。原子彈及其后發展出的氫彈具有足以摧毀世界的巨大威力,引起超級大國間瘋狂的核軍備競賽,再次將世界推向戰爭的邊緣。始作俑者愛因斯坦對此憂心忡忡,投身于世界和平運動,反對核軍備競賽。,均出于對全人類之仁心大愛。作為具有愛心的科學家之楷模,愛因斯坦當之無愧。
安徒生和愛因斯坦兩位大師已走進歷史,值此兩師交匯之年,我們能做些什么呢?我認為最有意義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這兩位大師之童心和愛心。
美國科學散文作者奧佛拜(dennis overbye)在XX年3月1日《紐約時報•科學時代》發表文章,題為“下一個愛因斯坦?歡迎提出申請”。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動心了吧?鼓勵子女成為下一個愛因斯坦是好事,為此就要保持他們的童心,尤其是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心。讓他們從“數學奧林匹克”的題海中跳出來,讓他們在為應考而死背硬記的書山重壓下透一口氣,讓他們有提問質疑和思索的時間,讓他們去接觸大自然,讓他們有按個人興趣探索的自由,……一句話:永葆童心!這樣即使學不成愛因斯坦,使他們的金色童年充滿歡笑和驚喜,也是功德無量。
提倡愛心更是當務之急。當前世界上彌漫著一股戾氣,稍有爭端就反目成仇,動輒兵戎相見殘殺無辜。愛心能化解仇恨,建設和諧社會,就要培植愛心。愛心須從小培養起,安徒生童話是好教材。
在對安徒生的一片贊揚聲中,也夾雜著幾些許雜音。有人說:在今天物欲膨脹的功利主義社會里,安徒生童話會讓孩子“變傻變笨”。還有人在網上貼文章說:“要向安徒生吐口水”。如果讀安徒生童話會使孩子變傻變笨,我寧可要這樣的傻孩子和笨孩子。雜音的出現,更使我們認識到提倡讀安徒生童話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仰望夜空,慈祥睿智的兩位大師像啟明星般發出童心愛心之光芒,普照下界滾滾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