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語文第六單元綜合復(fù)習(xí)要點
作別蘇子,乘\'時光太空飛船\'復(fù)穿時光隧道,回到21世紀(jì)初的郴州蘇仙嶺,好一個\'天下第十八福地\'!郴州人民用勤勞的雙手正在將郴州山水建成粵港澳秀麗的后花園。郴州古城,昔日南蠻不毛之地、遷客謫士流放之所,舊貌換了新顏!
我佇立在\'三絕碑\'前。由宋代書法家米芾書寫,蘇東坡作跋的秦少游之詞《踏莎行•郴州旅舍》已被郴州人民鐫刻在峭壁大青石上。一代文壇巨子,消逝在歷史的長河里。
郴州\'三絕碑\',一首抒情詩!一曲哀怨的歌!
單元自主檢測題
第一部分:
1.選出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a、發(fā)鳩之山 常銜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東海
b.叩石墾壤 朔東 無壟斷焉 眾爭取啖之
c.旨太守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頹然
d.老人如瘠牛 潛龍騰淵 干將發(fā)硎 深固難徒
2.選出詞解釋全對的一項()
a.北(向北)飲大澤白喙(鳥嘴) 往(從前)古之時 以濟(jì)(幫助)冀州
b.以止淫(放縱)水狡(兇猛的害蟲)蟲 子罕弗(不)受 面(向著)山而居
c.懲(懲罰)山北之塞寒暑易(變換)節(jié) 貿(mào)貿(mào)(昏昏沉沉)然 落英(花)
d.林霏(霧氣) 酒酣(飲酒盡興)之樂 冤業(yè)(冤枉) 參(并)天地
3.選出\'而\'字與其他幾句不同用法的一項()
a.水汪洋而不息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c、子子無孫孫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選出譯文錯誤的一項()
a.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常常用嘴叼著西山的樹枝和石頭來填東海。
b.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我就是因為不吃帶有侮辱性的施舍食物,才到這個地方來的!
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個漁人為桃花源的人詳細(xì)地說出他所知道的一切,桃花源的人都感嘆驚訝。
d.惡,是何言,是何言!——呸,這是什么話!這是什么話1
5.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d.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6.下列句中沒有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
b.梨無主,吾心獨(dú)無主乎?
c、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d.惡,是何言,是何言!
7.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神話三則》都選自《山海經(jīng)校注》。
b.《桃花源記》原是《桃花源詩》的序言,作者陶淵明是東晉著名的詩人。
c.歐陽修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d.《少年中國說》是梁啟超在戊戌變法失敗后流亡日本初期寫的。
8.選出對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愚公移山》雖然表現(xiàn)了愚公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qiáng)毅力,但是最后以神話作結(jié)卻帶有輪回報應(yīng)的封建思想。
b.《桃花源記》寫漁人出來后再去尋找桃花源不得一事是為了突出桃花源這個撲朔迷離的藝術(shù)境界。
c.《醉翁亭記》雖然主要表現(xiàn)的是與民同樂的情懷,但也難免流露出因政治上遭到貶抑而產(chǎn)生的郁悶之情。
d.《少年中國說》愛憎鮮明,感情充沛,氣勢雄放,正如作者自己所說的\'筆鋒常帶感情\'。
第二部分:
(一)
閱讀文言文,回答7~12題。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螟,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②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③朝而往,幕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陣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