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教案
2、師出示多媒體課件,并總結:
(1)公平對人的發展的重要性
3、繼續引導學生思考:社會上是否存在絕對的公平?
4、生談自己的看法。
5、師總結:公平總是相對的。在我國,還存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差異,存在侵犯公民權利的現象,存在分配不公的問題,國家應從加強法制建設、規范收入分配、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維護社會公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在此環節注意引導學生理智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學會以正確的心態去面對種種不公。)
此環境的意圖在教育學生不是去簡單的判斷公平與否,而是學會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諸多的“不公平”,并為下一課《維護社會公平》做好鋪墊。
活動六:新聞播報
1、師以多媒體課件出示一段時政材料,讓生設想自己是中央電視臺《新聞播報》節目的播音員,來播出這則新聞,用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材料如下:構建和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任務,是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的偉大實踐。我們所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社會和諧發展需要解決“四大矛盾”
矛盾一:分配公平失衡,貧富差距加大
矛盾二:教育不公,發展不均
矛盾三:看病難、看病貴仍待解決
矛盾四:勞動力供大于求,社會保障缺口多多
行業間平均勞動報酬最高與最低之比在2000年為2.62倍,在2003年為3.98倍,而到了2004年達到4.25倍。這還不包括工資外的福利收入。
在全國各地中,2004年上半年人均收入最高的5省市是:上海(8513元)、北京(7836元)、浙江(7771元)、廣東(7264元)和福建(5879元),平均為7453元,是人均收入最低的5省區市的2倍還多
2、師總結:公平有助于社會和諧。
(此活動旨在聯系當今時政熱點,拓寬學生的思路。)
活動七:我看社會公平
1、學生閱讀教材第102頁材料,思考并回答三個問題:
(1) 這兩年事涉及到他們的哪些權利?
(2) 這些權利對人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3) 他們的公平感受會給社會帶來什么影響?
2、師總結:有了公平,我們才可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從而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這樣,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
(此活動的意圖是,讓學生理解,個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公
平的保障,公平的社會為個人的發展提供平等權利和機會。并聯系前三個單元學過的關于權利的知識點,進行知識的整合和延伸,對前幾個單元的內容進行合理的提升。)
(四)歸納總結
1、可以請學生談談學習本節知識的收獲。
2、歸納總結本課內容。(出示多媒體課件)
(五)活學活用:學生完成兩道選擇題
1、單項選擇題:
對公平的正確認識,比較全面的是( )
a、公平就是平均、平等
b、是得到自己該得到的東西的權利
c、是分擔自己該做的義務
d、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
2、多項選擇題:
長期以來,藥品價格居高不下令消費者抱怨不已。2007年,嫩江“開心人”平價藥房進行藥品大幅度降價,受到群眾一致好評。這說明( )
a、公平買賣得人心
b、社會生活需要公平
c、公平有助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d、群眾不認質量,只喜歡購買降價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