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下冊《我們都是公民》導學案
第一節 我們都是公民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法律所規定的“公民”身份的含義,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國公民身份,并懂得運用相關的法律規定去分析一些與公民身份有關的情境問題和簡單材料。
2、使學生明白公民身份的基本內涵,是公民是受國家憲法和法律管轄和保護的個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規定的公民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公民義務。
教學重點:公民身份的確認與公民身份的內涵
教學難點:如何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課時:2
教學過程
依次呈現的活動
活動目的
法律導航
認知過程
總體設計思路
情境研討
判斷和研討有關公民身份認知的各種情境,澄清對公民身份的認識
公民身份的確認
公民身份的內涵
感性體驗
理性認知
通過直觀的情境引發學生對公民知識的學習興趣,由感性體驗過渡到從法理和道德上對公民身份進行理性思考,運用思考的成果設計“做合格公民”的行動方案并實行之。再通過悟讀文章開闊視野、提高境界
體驗和認識國家對自己公民的保護,強化愛國情感和認識
公民是國家的成員,是受國家憲法和法律管轄和保護的個人
感性體驗
理性升華
將樹立公民意識、提高公民素質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培養學以致用的學習意識,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
樹立公民意識、提高公民素質,做合格的中國公民
設計、
實踐
悟讀《公民責任就在眼前》、《國家希望你們回家去……》
感悟公民責任感的意義,感受國外公民的責任感,拓寬視野
培養公民意識
提高公民素質
體驗感悟認識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