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規定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
難點: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
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是公有制經濟的組成部分之一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提問:(1)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請問現階段我國一切工作的中心是什么?
歸納:經濟建設。
反問:(2)法律與我國的經濟建設與法律的關系如何呢?第三課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由此引出課標題:
第三課 依法保障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板書)
提問:那位同學能舉例說明法律與經濟建設、經濟生活的關系?(這個問題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進行調查)
點評、歸納:(點評略)(如果學生不能舉例,教師可以舉例,最好是一正一反兩個案例)由此可以看出,經濟建設離不開法律。因為如果沒有法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就會難以有序、持久、順利地進行。也正因如此,我國加快了經濟立法的步伐,制定并頒布了一百五十多部有關經濟建設和經濟生活的法律、法規,力爭使各種經濟活動都能夠有法可依。
設問:我國法律是如何保障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呢?
首先,我國憲法規定了我國的經濟制度。引出:
一、 憲法規定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板書)
1、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離不開法律(板書)
2、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板書)
這里可以讓學生看教材上的憲法第六條規定,也可以展示憲法原文,加強直觀性。引出:
(1) 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板書)
(2) 公有制經濟的涵義(板書)
在這里,教師可以利用我國公有制經濟新舊涵義的對比,突出強調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因為這是我國在經濟理論上的重大突破。教師可以深入淺出地講明,國有經濟、集體經濟通過控股、參股組建的股份制企業中的國有股、集體股部分仍然屬于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講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特別是可以利用本地的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的具體實例來進行講解。
接下來,在講述全民所有制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的涵義及其各自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時,教師最好利用一些具體數據(自己查找或課前布置學生進行查找)來進行對比說明。或者利用參觀或調查本地區的典型企業(全民所有制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性質的企業)所得到的具體數字進行講述,這樣的教學效果可能比只從理論上抽象闡述更好些。另外,在這里教師在課前,還可以在學生中進行調查,課上再針對學生的疑問或不同觀點進行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以上幾種方法都可以作為突破本框重點、難點的有效方法。
最后講:
(4)國家保障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益(板書)
這個知識點時,教師還是應該利用具體數據證明非公有制經濟對繁榮我國的經濟市場、擴大就業、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關于這部分數據,教師課參考本框后面擴展資料中的文字資料)
二、我國法律保護社會主義公共財產
講這部分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觀看錄像:成克杰案、胡長清案湛江走私案等。說明社會主義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教師還可以聯系學生的行為或思想實際來講。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反思,從而懂得愛護公務是遵紀守法的一個重要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