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通用15篇)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過程與方法:
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首先是學生對什么是國家機關及相應行使的職責不太了解、較陌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學生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進行引導,在教法上需多下工夫。這是本框的一個難點。
2、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學生對什么是“未授權”,可能存在一定的疑問,教師不要回避問題,可結合一些實際案例來講解。此處在教法上也有一定難度。
3、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由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而社會上存在一些個別黨員腐敗墮落的現象。因此,學生可能產生一些想法。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些社會現象,學會正反兩方面看問題。
教法建議
1、本框是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用一個相關的時事報道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最好是錄像的形式)導入 ,令學生思考、討論,從而明確無論是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還是個人的行為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為了能使學生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可以利用書中的小欄目“議一議”——談談你對“權大沒有法大”的看法。首先,用此欄目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然后,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深入研究“為什么?”
教學設計示例1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展示:法律體系金字塔)
1、為什么說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憲法為什么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探究憲法的相關問題。了解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
二、(板書)
教師出示一張表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行使立法權
政府
行使行政管理權
法院
獨立行使審判權
檢察院
獨立行使檢察權
學生聯系表格,討論“權大沒有法大”這句話
學生討論后,歸納: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展示幾個案例(可參考教材中的三個案例)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討論、分析。
歸納:
(1)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2)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做的事
。3)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出示近年來我國的幾大貪污案的處理結果。(見擴展資料)說明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但也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第 56條規定,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師給學生介紹前一時期的熱點新聞——劉曉慶因涉嫌偷稅漏稅被依法拘留。
一般來說,憲法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
。1)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2)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3)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教師簡單講解后,
學生活動:圍繞以上三方面內容各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先個人思考一分鐘,然后小組討論三分鐘,最后小組推舉代表說一個大家認為較有代表性的事例。)
學生小結。
第 1 2 頁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過程與方法:
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首先是學生對什么是國家機關及相應行使的職責不太了解、較陌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學生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進行引導,在教法上需多下工夫。這是本框的一個難點。
2、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學生對什么是“未授權”,可能存在一定的疑問,教師不要回避問題,可結合一些實際案例來講解。此處在教法上也有一定難度。
3、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由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而社會上存在一些個別黨員腐敗墮落的現象。因此,學生可能產生一些想法。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些社會現象,學會正反兩方面看問題。
教法建議
1、本框是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用一個相關的時事報道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最好是錄像的形式)導入 ,令學生思考、討論,從而明確無論是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還是個人的行為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為了能使學生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可以利用書中的小欄目“議一議”——談談你對“權大沒有法大”的看法。首先,用此欄目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然后,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深入研究“為什么?”
教學設計示例1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展示:法律體系金字塔)
1、為什么說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憲法為什么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探究憲法的相關問題。了解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
二、(板書)
教師出示一張表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行使立法權
政府
行使行政管理權
法院
獨立行使審判權
檢察院
獨立行使檢察權
學生聯系表格,討論“權大沒有法大”這句話
學生討論后,歸納: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展示幾個案例(可參考教材中的三個案例)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討論、分析。
歸納:
(1)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2)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做的事
。3)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出示近年來我國的幾大貪污案的處理結果。(見擴展資料)說明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但也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第 56條規定,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師給學生介紹前一時期的熱點新聞——劉曉慶因涉嫌偷稅漏稅被依法拘留。
一般來說,憲法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
(1)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2)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3)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教師簡單講解后,
學生活動:圍繞以上三方面內容各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先個人思考一分鐘,然后小組討論三分鐘,最后小組推舉代表說一個大家認為較有代表性的事例。)
學生小結。
教學設計示例2
復習提問:
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W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因為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嚴格,所以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
憲法地位的確定,不僅有一系列法律為之配套,而且要有大批國家機關和行政管理人員為之服務。
在各級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行使國家權力的時候,必須遵循一個至高無上的原則:
二、(板書)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提問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和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關系?
。▽W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憲法把國家權力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 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有最高的立法權、最高任免權、最高決定權、最高監督權,但這些權力的具體落實要通過各種國家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把部分權利交給政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行使。反過來說,不同性質的國家機關依據憲法行使著不同的國家權力。
。ㄩ喿x教材,回答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提問:行使這些權力的機關和部門人員,如何遵守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規定?
。1)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板書)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是行政與司法合一,政府凌駕于法律之上。在這種政治化社會中,“人治”代替“法治”;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權威。而現在,這種封建殘余思想還在影響著某些人的行為。
分析案例:刑訊逼供(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
分析案例:廈門遠華走私案(見媒體素材圖片)
。2)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事。(板書)
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出示圖片(見媒體素材):碎紙機;入夜;查是誰舉報的。
提問:為什么舉報箱變成了碎紙機?為什么舉報人像竊賊一樣在夜間出沒?
。▽W生討論、分析,教師歸納。)
舉報,本來是人民群眾監督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有效形式,但由于個別人的壓制、打擊和報復,使舉報箱形同虛設,舉報人噤若寒蟬。這種行為是違反憲法規定的。
視頻:《舉報》,說明人民檢察院接受了群眾的舉報,從而有效地打擊了貪污受賄的社會蛀蟲。
。3)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板書)
舉例:某縣公安局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在國道上設卡收費。(見教材)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任何組織和團體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都必須遵守憲法。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國共產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在我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在遵守憲法方面,應該而且必須為其他團體和組織做出表率。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法制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完善等原因,知法守法的觀念在一些人頭腦中仍很淡薄,“長官意志”等現象屢屢發生。
舉例: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敗(見擴展資料),部分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買官賣官,辜負了人民對他們的信任,也褻瀆了人民賦予他們的神圣權力。
視頻:《陳炳根》,金錢的誘惑,使他由拓荒牛變成階下囚。
視頻:《莫伸手》,貪官污吏們如果無視黨紀國法,為一己私利伸出罪惡的雙手,最后必然要被戴上冰涼的手銬。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與每個公民的生活密切相關。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不是一句空話,而要求每個公民自覺遵守。一般而言,憲法是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的。
(1)憲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興辦教育;遵守公德。
。2)憲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煞風景;被獵殺的藏羚羊尸體;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清點已被宰殺的野生動物;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展示查獲的黑熊熊掌(憲法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3)憲法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追星族。說明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是將上節課的內容“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體化,即:通過憲法是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一切社會團體和組織、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突顯它的極大的約束力和概括力。任何人不得做與憲法和法律相違背的事,從而牢牢地樹立憲法的最高權威作用。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過程與方法:
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首先是學生對什么是國家機關及相應行使的職責不太了解、較陌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學生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進行引導,在教法上需多下工夫。這是本框的一個難點。
2、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學生對什么是“未授權”,可能存在一定的疑問,教師不要回避問題,可結合一些實際案例來講解。此處在教法上也有一定難度。
3、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由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而社會上存在一些個別黨員腐敗墮落的現象。因此,學生可能產生一些想法。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些社會現象,學會正反兩方面看問題。
教法建議
1、本框是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用一個相關的時事報道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最好是錄像的形式)導入 ,令學生思考、討論,從而明確無論是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還是個人的行為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為了能使學生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可以利用書中的小欄目“議一議”——談談你對“權大沒有法大”的看法。首先,用此欄目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然后,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深入研究“為什么?”
教學設計示例1
教學過程 :
復習提問:(展示:法律體系金字塔)
1、為什么說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憲法為什么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探究憲法的相關問題。了解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
二、(板書)
教師出示一張表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行使立法權
政府
行使行政管理權
法院
獨立行使審判權
檢察院
獨立行使檢察權
學生聯系表格,討論“權大沒有法大”這句話
學生討論后,歸納: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展示幾個案例(可參考教材中的三個案例)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討論、分析。
歸納:
。1)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2)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做的事
(3)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出示近年來我國的幾大貪污案的處理結果。(見擴展資料)說明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但也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第 56條規定,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師給學生介紹前一時期的熱點新聞——劉曉慶因涉嫌偷稅漏稅被依法拘留。
一般來說,憲法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
(1)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2)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3)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教師簡單講解后,
學生活動:圍繞以上三方面內容各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先個人思考一分鐘,然后小組討論三分鐘,最后小組推舉代表說一個大家認為較有代表性的事例。)
學生小結。
教學設計示例2
復習提問:
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因為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嚴格,所以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
憲法地位的確定,不僅有一系列法律為之配套,而且要有大批國家機關和行政管理人員為之服務。
在各級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行使國家權力的時候,必須遵循一個至高無上的原則:
二、(板書)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提問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和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關系?
。▽W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憲法把國家權力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 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有最高的立法權、最高任免權、最高決定權、最高監督權,但這些權力的具體落實要通過各種國家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把部分權利交給政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行使。反過來說,不同性質的國家機關依據憲法行使著不同的國家權力。
(閱讀教材,回答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提問:行使這些權力的機關和部門人員,如何遵守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規定?
。1)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板書)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是行政與司法合一,政府凌駕于法律之上。在這種政治化社會中,“人治”代替“法治”;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權威。而現在,這種封建殘余思想還在影響著某些人的行為。
分析案例:刑訊逼供(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
分析案例:廈門遠華走私案(見媒體素材圖片)
。2)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事。(板書)
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出示圖片(見媒體素材):碎紙機;入夜;查是誰舉報的。
提問:為什么舉報箱變成了碎紙機?為什么舉報人像竊賊一樣在夜間出沒?
。▽W生討論、分析,教師歸納。)
舉報,本來是人民群眾監督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有效形式,但由于個別人的壓制、打擊和報復,使舉報箱形同虛設,舉報人噤若寒蟬。這種行為是違反憲法規定的。
視頻:《舉報》,說明人民檢察院接受了群眾的舉報,從而有效地打擊了貪污受賄的社會蛀蟲。
。3)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板書)
舉例:某縣公安局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在國道上設卡收費。(見教材)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任何組織和團體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都必須遵守憲法。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國共產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在我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在遵守憲法方面,應該而且必須為其他團體和組織做出表率。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法制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完善等原因,知法守法的觀念在一些人頭腦中仍很淡薄,“長官意志”等現象屢屢發生。
舉例: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ㄒ姅U展資料),部分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買官賣官,辜負了人民對他們的信任,也褻瀆了人民賦予他們的神圣權力。
視頻:《陳炳根》,金錢的誘惑,使他由拓荒牛變成階下囚。
視頻:《莫伸手》,貪官污吏們如果無視黨紀國法,為一己私利伸出罪惡的雙手,最后必然要被戴上冰涼的手銬。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與每個公民的生活密切相關。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不是一句空話,而要求每個公民自覺遵守。一般而言,憲法是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的。
。1)憲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興辦教育;遵守公德。
。2)憲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煞風景;被獵殺的藏羚羊尸體;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清點已被宰殺的野生動物;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展示查獲的黑熊熊掌(憲法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3)憲法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追星族。說明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是將上節課的內容“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體化,即:通過憲法是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一切社會團體和組織、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突顯它的極大的約束力和概括力。任何人不得做與憲法和法律相違背的事,從而牢牢地樹立憲法的最高權威作用。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4
學習內容: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教材分析:
本目主要是為了進一步說明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發,是上一節內容的延伸,拓展。教材分別國家機關、團體組織、公民個人三個層次上介紹了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能力: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知識: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重難點、
重點: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
難點: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學習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初步感悟
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探究憲法的相關問題。了解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環節二、自主探究 全面理解
學習任務、閱讀教材p87---p91頁。思考: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的表現?
(1)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的?
。2)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3)憲法作為最高行為準則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規定體現在哪些方面?
(4)我國有哪些社會團體和組織?其中,處于領導地位的是哪個?
(5)中國共產黨應該如何模范的遵守憲法?
。6)為什么要讓憲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7)憲法的尊嚴和權威關系到國家命運、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我國每個公民都要增強 ,樹立 ,大力宣傳 在國家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8)作為青少年應該如何遵守憲法?
環節三、思維互動 解難釋疑
1、師生互動,組間交流,解決自學中個人和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2、我們一起分析判斷: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是行政與司法合一,政府凌駕于法律之上。在這種政治化社會中,“人治”代替“法治”人存政舉,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權威,相對于民間社會來說,力量過于強大,因此權大于法。
環節四、知識整合 系統小結
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體現?)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
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如何遵守憲法?)
環節五:夯實基礎 及時反饋
1.在紀念我國現行憲法頒布2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指出,必須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的權威,這是因為
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②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③憲法確認公民的一切權利 ④憲法是治國安幫的總章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中國共產黨的根本行為準則是 。
a.中國共產黨章程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黨中央的決定和決議d、講話
3.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樹立法制意識首先應該樹立 。
a.義務教育法的意識b、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識c、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意識d憲法意識
環節六、能力生成 鞏固提高
材料一: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明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憲法地位,明確了推動“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偉大任務,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等內容,強調了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等一些內容。
材料二:某班同學為了掌握人們對憲法的了解情況,在一社區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憲法基本知識問卷統計表
調查對象 青少年 中年 老年
調查人數 40 40 40
是否知道憲法 是 36 39 36
否 4 1 4
是否接受過憲法知識教育 是 35 32 24
否 5 8 16
是否了解憲法的地位作用 是 28 26 20
否 12 14 20
是否了解憲法的主要內容 是 12 13 26
否 28 27 14
是否知道用憲法維權 是 10 12 24
否 30 28 16
材料三:黨的xx屆三中全會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法制基礎。實踐證明,現行憲法是一部符合國情的好憲法,在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請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過的知識,設計一個以宣傳憲法為主要內容的主題班會請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過的知識,設計一個以宣傳憲法為主要內容的主題班會。
1.班會的主題( 要求:緊密聯系材料和教材知識,中心明確。)
2.班會的目的( 要求:圍繞主題進行。)
3.班會的步驟( 要求:緊扣主題,步驟清楚,形式活潑。)
4.言提綱( 要求:結合材料和教材知識,觀點正確,層次分明,簡明扼要。)
環節七:教學反思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過程與方法:
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首先是學生對什么是國家機關及相應行使的職責不太了解、較陌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學生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進行引導,在教法上需多下工夫。這是本框的一個難點。
2、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學生對什么是“未授權”,可能存在一定的疑問,教師不要回避問題,可結合一些實際案例來講解。此處在教法上也有一定難度。
3、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由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而社會上存在一些個別黨員腐敗墮落的現象。因此,學生可能產生一些想法。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些社會現象,學會正反兩方面看問題。
教法建議
1、本框是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用一個相關的時事報道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最好是錄像的形式)導入,令學生思考、討論,從而明確無論是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還是個人的行為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為了能使學生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可以利用書中的小欄目“議一議”——談談你對“權大沒有法大”的看法。首先,用此欄目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然后,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深入研究“為什么?”
教學設計示例1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展示:法律體系金字塔)
1、為什么說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憲法為什么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新課: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探究憲法的相關問題。了解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
二、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出示一張表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行使立法權
政府
行使行政管理權
法院
獨立行使審判權
檢察院
獨立行使檢察權 學生聯系表格,討論“權大沒有法大”這句話
學生討論后,歸納: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展示幾個案例(可參考教材中的三個案例)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討論、分析。
歸納:
(1)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2)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做的事
。3)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出示近年來我國的幾大貪污案的處理結果。(見擴展資料)說明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但也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第 56條規定,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師給學生介紹前一時期的熱點新聞——劉曉慶因涉嫌偷稅漏稅被依法拘留。
一般來說,憲法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
。1)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2)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3)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教師簡單講解后,
學生活動:圍繞以上三方面內容各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先個人思考一分鐘,然后小組討論三分鐘,最后小組推舉代表說一個大家認為較有代表性的事例。)
學生小結。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過程與方法:
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首先是學生對什么是國家機關及相應行使的職責不太了解、較陌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學生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進行引導,在教法上需多下工夫。這是本框的一個難點。
2、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學生對什么是“未授權”,可能存在一定的疑問,教師不要回避問題,可結合一些實際案例來講解。此處在教法上也有一定難度。
3、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由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而社會上存在一些個別黨員腐敗墮落的現象。因此,學生可能產生一些想法。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些社會現象,學會正反兩方面看問題。
教法建議
1、本框是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用一個相關的時事報道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最好是錄像的形式)導入 ,令學生思考、討論,從而明確無論是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還是個人的行為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為了能使學生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可以利用書中的小欄目“議一議”——談談你對“權大沒有法大”的看法。首先,用此欄目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然后,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深入研究“為什么?”
教學設計示例1
教學過程 :
復習提問:(展示:法律體系金字塔)
1、為什么說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憲法為什么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探究憲法的相關問題。了解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
二、(板書)
教師出示一張表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行使立法權
政府
行使行政管理權
法院
獨立行使審判權
檢察院
獨立行使檢察權
學生聯系表格,討論“權大沒有法大”這句話
學生討論后,歸納: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展示幾個案例(可參考教材中的三個案例)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討論、分析。
歸納:
。1)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2)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做的事
(3)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出示近年來我國的幾大貪污案的處理結果。(見擴展資料)說明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但也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第 56條規定,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師給學生介紹前一時期的熱點新聞——劉曉慶因涉嫌偷稅漏稅被依法拘留。
一般來說,憲法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
。1)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2)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3)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教師簡單講解后,
學生活動:圍繞以上三方面內容各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先個人思考一分鐘,然后小組討論三分鐘,最后小組推舉代表說一個大家認為較有代表性的事例。)
學生小結。
教學設計示例2
復習提問:
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因為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嚴格,所以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
憲法地位的確定,不僅有一系列法律為之配套,而且要有大批國家機關和行政管理人員為之服務。
在各級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行使國家權力的時候,必須遵循一個至高無上的原則:
二、(板書)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提問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和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關系?
。▽W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憲法把國家權力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 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有最高的立法權、最高任免權、最高決定權、最高監督權,但這些權力的具體落實要通過各種國家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把部分權利交給政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行使。反過來說,不同性質的國家機關依據憲法行使著不同的國家權力。
(閱讀教材,回答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提問:行使這些權力的機關和部門人員,如何遵守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規定?
。1)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板書)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是行政與司法合一,政府凌駕于法律之上。在這種政治化社會中,“人治”代替“法治”;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權威。而現在,這種封建殘余思想還在影響著某些人的行為。
分析案例:刑訊逼供(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
分析案例:廈門遠華走私案(見媒體素材圖片)
(2)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事。(板書)
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出示圖片(見媒體素材):碎紙機;入夜;查是誰舉報的。
提問:為什么舉報箱變成了碎紙機?為什么舉報人像竊賊一樣在夜間出沒?
(學生討論、分析,教師歸納。)
舉報,本來是人民群眾監督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有效形式,但由于個別人的壓制、打擊和報復,使舉報箱形同虛設,舉報人噤若寒蟬。這種行為是違反憲法規定的。
視頻:《舉報》,說明人民檢察院接受了群眾的舉報,從而有效地打擊了貪污受賄的社會蛀蟲。
。3)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板書)
舉例:某縣公安局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在國道上設卡收費。(見教材)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任何組織和團體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都必須遵守憲法。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國共產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痹谖覈伯a黨是執政黨,在遵守憲法方面,應該而且必須為其他團體和組織做出表率。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法制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完善等原因,知法守法的觀念在一些人頭腦中仍很淡薄,“長官意志”等現象屢屢發生。
舉例: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ㄒ姅U展資料),部分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買官賣官,辜負了人民對他們的信任,也褻瀆了人民賦予他們的神圣權力。
視頻:《陳炳根》,金錢的誘惑,使他由拓荒牛變成階下囚。
視頻:《莫伸手》,貪官污吏們如果無視黨紀國法,為一己私利伸出罪惡的雙手,最后必然要被戴上冰涼的手銬。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與每個公民的生活密切相關。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不是一句空話,而要求每個公民自覺遵守。一般而言,憲法是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的。
(1)憲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興辦教育;遵守公德。
。2)憲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煞風景;被獵殺的藏羚羊尸體;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清點已被宰殺的野生動物;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展示查獲的黑熊熊掌(憲法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3)憲法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追星族。說明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是將上節課的內容“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體化,即:通過憲法是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一切社會團體和組織、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突顯它的極大的約束力和概括力。任何人不得做與憲法和法律相違背的事,從而牢牢地樹立憲法的最高權威作用。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過程與方法:
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首先是學生對什么是國家機關及相應行使的職責不太了解、較陌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學生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進行引導,在教法上需多下工夫。這是本框的一個難點。
2、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學生對什么是“未授權”,可能存在一定的疑問,教師不要回避問題,可結合一些實際案例來講解。此處在教法上也有一定難度。
3、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由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而社會上存在一些個別黨員腐敗墮落的現象。因此,學生可能產生一些想法。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些社會現象,學會正反兩方面看問題。
教法建議
1、本框是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用一個相關的時事報道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最好是錄像的形式)導入 ,令學生思考、討論,從而明確無論是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還是個人的行為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為了能使學生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可以利用書中的小欄目“議一議”——談談你對“權大沒有法大”的看法。首先,用此欄目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然后,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深入研究“為什么?”
教學設計示例1
教學過程 :
復習提問:(展示:法律體系金字塔)
1、為什么說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憲法為什么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探究憲法的相關問題。了解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
二、(板書)
教師出示一張表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行使立法權
政府
行使行政管理權
法院
獨立行使審判權
檢察院
獨立行使檢察權
學生聯系表格,討論“權大沒有法大”這句話
學生討論后,歸納: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展示幾個案例(可參考教材中的三個案例)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討論、分析。
歸納:
。1)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2)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做的事
。3)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出示近年來我國的幾大貪污案的處理結果。(見擴展資料)說明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但也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第 56條規定,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師給學生介紹前一時期的熱點新聞——劉曉慶因涉嫌偷稅漏稅被依法拘留。
一般來說,憲法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
。1)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2)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3)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教師簡單講解后,
學生活動:圍繞以上三方面內容各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先個人思考一分鐘,然后小組討論三分鐘,最后小組推舉代表說一個大家認為較有代表性的事例。)
學生小結。
教學設計示例2
復習提問:
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因為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嚴格,所以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
憲法地位的確定,不僅有一系列法律為之配套,而且要有大批國家機關和行政管理人員為之服務。
在各級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行使國家權力的時候,必須遵循一個至高無上的原則:
二、(板書)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提問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和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關系?
。▽W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憲法把國家權力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 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有最高的立法權、最高任免權、最高決定權、最高監督權,但這些權力的具體落實要通過各種國家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把部分權利交給政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行使。反過來說,不同性質的國家機關依據憲法行使著不同的國家權力。
(閱讀教材,回答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提問:行使這些權力的機關和部門人員,如何遵守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規定?
(1)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板書)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是行政與司法合一,政府凌駕于法律之上。在這種政治化社會中,“人治”代替“法治”;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權威。而現在,這種封建殘余思想還在影響著某些人的行為。
分析案例:刑訊逼供(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
分析案例:廈門遠華走私案(見媒體素材圖片)
(2)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事。(板書)
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出示圖片(見媒體素材):碎紙機;入夜;查是誰舉報的。
提問:為什么舉報箱變成了碎紙機?為什么舉報人像竊賊一樣在夜間出沒?
(學生討論、分析,教師歸納。)
舉報,本來是人民群眾監督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有效形式,但由于個別人的壓制、打擊和報復,使舉報箱形同虛設,舉報人噤若寒蟬。這種行為是違反憲法規定的。
視頻:《舉報》,說明人民檢察院接受了群眾的舉報,從而有效地打擊了貪污受賄的社會蛀蟲。
(3)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板書)
舉例:某縣公安局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在國道上設卡收費。(見教材)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任何組織和團體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都必須遵守憲法。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國共產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痹谖覈伯a黨是執政黨,在遵守憲法方面,應該而且必須為其他團體和組織做出表率。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法制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完善等原因,知法守法的觀念在一些人頭腦中仍很淡薄,“長官意志”等現象屢屢發生。
舉例: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敗(見擴展資料),部分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買官賣官,辜負了人民對他們的信任,也褻瀆了人民賦予他們的神圣權力。
視頻:《陳炳根》,金錢的誘惑,使他由拓荒牛變成階下囚。
視頻:《莫伸手》,貪官污吏們如果無視黨紀國法,為一己私利伸出罪惡的雙手,最后必然要被戴上冰涼的手銬。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與每個公民的生活密切相關。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不是一句空話,而要求每個公民自覺遵守。一般而言,憲法是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的。
。1)憲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興辦教育;遵守公德。
(2)憲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煞風景;被獵殺的藏羚羊尸體;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清點已被宰殺的野生動物;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展示查獲的黑熊熊掌(憲法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3)憲法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追星族。說明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是將上節課的內容“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體化,即:通過憲法是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一切社會團體和組織、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突顯它的極大的約束力和概括力。任何人不得做與憲法和法律相違背的事,從而牢牢地樹立憲法的最高權威作用。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8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能力目標
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思想覺悟目標
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
憲法規定的內容是極其重要的,對其他法律的約束力、強制力是至高無上的,那么,在貫徹落實、具體執行方面同樣是不容置疑的。無論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還是各種團體和組織以及每個公民,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都不得有超越憲法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二、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板書)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提問: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人民代表大會和各國家機關是什么關系?
投影:中央國家機關組織系統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
共和國主席
最高人民
檢察院
最高人民 法院
國 務 院
各部、委員會
中央軍委
教師講授: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憲法把國家權力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又把部分國家權力交給政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行使。這樣,不同性質的國家機關,依據憲法行使著不同的國家權力。
。ㄩ喿x教材,回答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以憲法為行使國家權力的最高原則。要求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板書)
投影:
案例一:王嘉安是北京市崇文區地方稅務局地方稅管理科副科長。1997年1月,他利用職務之便,以將征收的稅款入庫為名,從某單位取走稅款現金人民幣92122.5元,并將此筆稅款存入他在證券公司開設的股票資金賬戶內,用于股票交易。同年三四月間,王伙同他人先后4次挪用稅款現金人民幣44萬元用于股票交易,并獲利10000元。最終被舉報抓獲。王嘉安被崇文區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6年。
案例二:(教材楷體字案例)
。ㄓ懻摪咐斫鈬覚C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否則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2)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做的事(板書)
如憲法第44條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辈㈩C布一系列法律、法規,對退休的年齡、條件和退休后的工資待遇、生活待遇等做了詳細規定。憲法第45條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第47條規定,“國家對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第48條還規定,“男女同工同酬,培養和選拔婦女干部”;等等。這些規定要求國家工作人員在具體的工作中都必須貫徹落實,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敷衍、推卸和拒絕。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各級政府及其絕大多數工作人員在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方面做出了表率。例如,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教育投入,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使各級各類教育進一步得到發展。又如,各級政府千方百計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創造條件,廣開門路安置下崗職工,實現下崗職工再就業,還有,國家深化文化管理體制改革,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持續開展“掃黃打非”斗爭,加大對書刊音像盜版活動的打擊力度。許多政府工作人員能夠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深入實際,體察民情,為群眾辦實事。
然而,也有一些國家工作人員,違反憲法規定,拒絕做應做之事。
案例三:
2001年9月11日20時50分左右,被同學們稱為“未來書畫家”的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漢陽一中高二學生殷夢麒和同學肖純騎自行車結伴回家。當他倆行至離蔡甸區樹藩大街1110米的十字路口時,一輛柳州五菱小客車違章超速行駛,撞上兩名少女。殷夢麒當即被撞到20米的馬路對面,鮮血直流,同行的肖純被撞成輕傷。
事發后,司機肖雄生既不報警,也不積極實施救治措施,反而迅速逃離現場。在場群眾見此情景,紛紛向110報警,據準確記錄的第一報警時間為20時57分,但該區交警在接警后,遲遲無人出警。而在現場焦急守候的群眾因為怕移動現場而不敢進行施救,眼睜睜看著孩子倒在血泊中。半個小時后,警車才到。憤怒的群眾當場將警車掀翻,并支持孩子的父母將110告上法庭。
。3)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板書)
。ㄗ寣W生閱讀教材上的案例)
教師提問:你認為權力與法律誰大?為什么?
。▽W生討論、回答后,教師歸納)
教師講授:
在社會主義國家里,權力是人民的權力,憲法和法律是人民的憲法和法律。權力和法律應該是一致的,權力與憲法和法律都應該服務于人民。廣大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把權力交給不同的國家機構來行使,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接受人民的監督,努力為人民服務。然而,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國家機關、團體和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行使人民托付的權力。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有憲法和法律的依據,否則就構成違憲或違法。
現實生活中,—些人目無法紀,把手中的權力變為特權,以權謀私,侵害人民群眾的利益,肆意破壞最高準則。顯然,他們的行為嚴重違反了憲法,甚至觸犯了刑律,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提問:你知道在我國都有哪些團體和組織嗎?
。▽W生回答后教師歸納、講解)
這些團體和組織雖然各有自己的章程,但憲法是一個總章程,是最高的行為準則。中國共產黨在我國各種黨派、團體和組織中,地位有些特殊,它是我國的執政黨。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了憲法,但在憲法和法律面前,卻不能有任何特殊,同樣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作為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更應從嚴要求,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憲法的尊嚴。
現實生活中,確有—些黨員干部利用手中的職權貪污受賄、生活腐敗、揮霍浪費國家財產,極大地損害了黨的形象。所以,黨和國家—直把從嚴治黨、從嚴治政作為一件大事來抓,而且不斷加大反腐敗的力度,狠抓大案要案的查處,嚴厲打擊和清除腐敗分子。
。ㄗ寣W生閱讀教材上的案例)
強調:任何團體、組織的成員,在憲法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我國憲法最集中、最全面地體現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最強有力的工具。憲法精神貫穿于公民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權利的同時,也在衡量著公民的行為是否合法。所以要求每個公民必須切實地遵守憲法和法律,并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的職責。
教師講授:以上看到的憲法有關規定體現了憲法規范公民行為的三種方式:
(1)憲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2)憲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3)憲法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請同學們把這三點與上述憲法規定相對照,看看哪條規定是對公民行為的提倡、肯定,哪條是禁止、否定,哪條又是要求必須做出的。并圍繞這三個方面各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
。▽W生回答后教師補充說明)
舉例:
周恩來是我國的開國總理,在26年總理工作中,周恩來以普通公民的身份,按照憲法的規定,自覺履行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工作是在總理的領導下進行的,但他對進展情況守口如瓶,連鄧穎超都沒有告訴。鄧穎超是和全國人民一樣從廣播中得知我國成功爆炸原子彈的消息的。周總理的行為成為我們每個公民自覺履行保守國家秘密義務的光輝典范。只有每個公民都自覺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才能保障憲法的真正實施。
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明確了一切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以及全體公民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從而進一步說明和體現了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鞏固
查一查,憲法規范公民行為的規定還有哪些?你平時是怎樣做的?你打算今后怎樣做?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過程與方法:
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首先是學生對什么是國家機關及相應行使的職責不太了解、較陌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學生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進行引導,在教法上需多下工夫。這是本框的一個難點。
2、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學生對什么是“未授權”,可能存在一定的疑問,教師不要回避問題,可結合一些實際案例來講解。此處在教法上也有一定難度。
3、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由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而社會上存在一些個別黨員腐敗墮落的現象。因此,學生可能產生一些想法。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些社會現象,學會正反兩方面看問題。
教法建議
1、本框是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用一個相關的時事報道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最好是錄像的形式)導入 ,令學生思考、討論,從而明確無論是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還是個人的行為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為了能使學生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可以利用書中的小欄目“議一議”——談談你對“權大沒有法大”的看法。首先,用此欄目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然后,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深入研究“為什么?”
教學設計示例1
教學過程 :
復習提問:(展示:法律體系金字塔)
1、為什么說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憲法為什么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探究憲法的相關問題。了解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
二、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出示一張表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行使立法權
政府
行使行政管理權
法院
獨立行使審判權
檢察院
獨立行使檢察權
學生聯系表格,討論“權大沒有法大”這句話
學生討論后,歸納: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展示幾個案例(可參考教材中的三個案例)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討論、分析。
歸納:
。1)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2)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做的事
。3) 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教師出示近年來我國的幾大貪污案的處理結果。(見擴展資料)說明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但也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第 56條規定,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師給學生介紹前一時期的熱點新聞——劉曉慶因涉嫌偷稅漏稅被依法拘留。
一般來說,憲法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
(1)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2)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3)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教師簡單講解后,
學生活動:圍繞以上三方面內容各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先個人思考一分鐘,然后小組討論三分鐘,最后小組推舉代表說一個大家認為較有代表性的事例。)
學生小結。
教學設計示例2
復習提問:
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因為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嚴格,所以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
憲法地位的確定,不僅有一系列法律為之配套,而且要有大批國家機關和行政管理人員為之服務。
在各級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行使國家權力的時候,必須遵循一個至高無上的原則:
二、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板書)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提問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和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關系?
。▽W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憲法把國家權力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 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有最高的立法權、最高任免權、最高決定權、最高監督權,但這些權力的具體落實要通過各種國家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把部分權利交給政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行使。反過來說,不同性質的國家機關依據憲法行使著不同的國家權力。
(閱讀教材,回答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提問:行使這些權力的機關和部門人員,如何遵守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規定?
。1)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板書)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是行政與司法合一,政府凌駕于法律之上。在這種政治化社會中,“人治”代替“法治”;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權威。而現在,這種封建殘余思想還在影響著某些人的行為。
分析案例:刑訊逼供(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
分析案例:廈門遠華走私案(見媒體素材圖片)
。2)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事。(板書)
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出示圖片(見媒體素材):碎紙機;入夜;查是誰舉報的。
提問:為什么舉報箱變成了碎紙機?為什么舉報人像竊賊一樣在夜間出沒?
。▽W生討論、分析,教師歸納。)
舉報,本來是人民群眾監督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有效形式,但由于個別人的壓制、打擊和報復,使舉報箱形同虛設,舉報人噤若寒蟬。這種行為是違反憲法規定的。
視頻:《舉報》,說明人民檢察院接受了群眾的舉報,從而有效地打擊了貪污受賄的社會蛀蟲。
。3)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板書)
舉例:某縣公安局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在國道上設卡收費。(見教材)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任何組織和團體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都必須遵守憲法。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國共產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痹谖覈伯a黨是執政黨,在遵守憲法方面,應該而且必須為其他團體和組織做出表率。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法制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完善等原因,知法守法的觀念在一些人頭腦中仍很淡薄,“長官意志”等現象屢屢發生。
舉例: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ㄒ姅U展資料),部分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買官賣官,辜負了人民對他們的信任,也褻瀆了人民賦予他們的神圣權力。
視頻:《陳炳根》,金錢的誘惑,使他由拓荒牛變成階下囚。
視頻:《莫伸手》,貪官污吏們如果無視黨紀國法,為一己私利伸出罪惡的雙手,最后必然要被戴上冰涼的手銬。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與每個公民的生活密切相關。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不是一句空話,而要求每個公民自覺遵守。一般而言,憲法是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的。
。1)憲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興辦教育;遵守公德。
。2)憲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煞風景;被獵殺的藏羚羊尸體;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清點已被宰殺的野生動物;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展示查獲的黑熊熊掌(憲法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3)憲法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追星族。說明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是將上節課的內容“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體化,即:通過憲法是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一切社會團體和組織、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突顯它的極大的約束力和概括力。任何人不得做與憲法和法律相違背的事,從而牢牢地樹立憲法的最高權威作用。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10
第八課 第二框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過程與方法:
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重點難點分析: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首先是學生對什么是國家機關及相應行使的職責不太了解、較陌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學生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進行引導,在教法上需多下工夫。這是本框的一個難點。
2、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學生對什么是“未授權”,可能存在一定的疑問,教師不要回避問題,可結合一些實際案例來講解。此處在教法上也有一定難度。
3、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由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而社會上存在一些個別黨員腐敗墮落的現象。因此,學生可能產生一些想法。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些社會現象,學會正反兩方面看問題。
教法建議:
1、本框是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用一個相關的時事報道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最好是錄像的形式)導入 ,令學生思考、討論,從而明確無論是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還是個人的行為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為了能使學生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可以利用書中的小欄目“議一議”——談談你對“權大沒有法大”的看法。首先,用此欄目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然后,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深入研究“為什么?”
復習提問:
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因為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嚴格,所以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
憲法地位的確定,不僅有一系列法律為之配套,而且要有大批國家機關和行政管理人員為之服務。
在各級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行使國家權力的時候,必須遵循一個至高無上的原則:
二、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板書)
(一)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提問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和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憲法把國家權力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有最高的立法權、最高任免權、最高決定權、最高監督權,但這些權力的具體落實要通過各種國家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把部分權利交給政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行使。反過來說,不同性質的國家機關依據憲法行使著不同的國家權力。
。ㄩ喿x教材,回答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提問:行使這些權力的機關和部門人員,如何遵守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規定?
1、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板書)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是行政與司法合一,政府凌駕于法律之上。在這種政治化社會中,“人治”代替“法治”;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權威。而現在,這種封建殘余思想還在影響著某些人的行為。
分析案例:刑訊逼供(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
分析案例:廈門遠華走私案(見媒體素材圖片)
2、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事。(板書)
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出示圖片(見媒體素材):碎紙機;入夜;查是誰舉報的。
提問:為什么舉報箱變成了碎紙機?為什么舉報人像竊賊一樣在夜間出沒?
。▽W生討論、分析,教師歸納。)
舉報,本來是人民群眾監督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有效形式,但由于個別人的壓制、打擊和報復,使舉報箱形同虛設,舉報人噤若寒蟬。這種行為是違反憲法規定的。
視頻:《舉報》,說明人民檢察院接受了群眾的舉報,從而有效地打擊了貪污受賄的社會蛀蟲。
3、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板書)
舉例:某縣公安局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在國道上設卡收費。(見教材)
(二)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任何組織和團體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都必須遵守憲法。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國共產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痹谖覈伯a黨是執政黨,在遵守憲法方面,應該而且必須為其他團體和組織做出表率。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法制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完善等原因,知法守法的觀念在一些人頭腦中仍很淡薄,“長官意志”等現象屢屢發生。
舉例: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ㄒ姅U展資料),部分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買官賣官,辜負了人民對他們的信任,也褻瀆了人民賦予他們的神圣權力。
視頻:《陳炳根》,金錢的誘惑,使他由拓荒牛變成階下囚。
視頻:《莫伸手》,貪官污吏們如果無視黨紀國法,為一己私利伸出罪惡的雙手,最后必然要被戴上冰涼的手銬。
(三)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與每個公民的生活密切相關。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不是一句空話,而要求每個公民自覺遵守。一般而言,憲法是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的。
1、憲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興辦教育;遵守公德。(見媒體素材)
2、憲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煞風景;被獵殺的藏羚羊尸體;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清點已被宰殺的野生動物;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展示查獲的黑熊熊掌(憲法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3、憲法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這回擺不平了;追星族。說明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是將上節課的內容“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體化,即:通過憲法是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一切社會團體和組織、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突顯它的極大的約束力和概括力。任何人不得做與憲法和法律相違背的事,從而牢牢地樹立憲法的最高權威作用。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11
第八課 第二框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過程與方法:
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重點難點分析: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首先是學生對什么是國家機關及相應行使的職責不太了解、較陌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學生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進行引導,在教法上需多下工夫。這是本框的一個難點。
2、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學生對什么是“未授權”,可能存在一定的疑問,教師不要回避問題,可結合一些實際案例來講解。此處在教法上也有一定難度。
3、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由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而社會上存在一些個別黨員腐敗墮落的現象。因此,學生可能產生一些想法。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些社會現象,學會正反兩方面看問題。
教法建議:
1、本框是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用一個相關的時事報道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最好是錄像的形式)導入 ,令學生思考、討論,從而明確無論是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還是個人的行為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為了能使學生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可以利用書中的小欄目“議一議”——談談你對“權大沒有法大”的看法。首先,用此欄目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然后,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深入研究“為什么?”
復習提問:
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因為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嚴格,所以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
憲法地位的確定,不僅有一系列法律為之配套,而且要有大批國家機關和行政管理人員為之服務。
在各級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行使國家權力的時候,必須遵循一個至高無上的原則:
二、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板書)
(一)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提問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和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關系?
。▽W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憲法把國家權力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有最高的立法權、最高任免權、最高決定權、最高監督權,但這些權力的具體落實要通過各種國家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把部分權利交給政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行使。反過來說,不同性質的國家機關依據憲法行使著不同的國家權力。
。ㄩ喿x教材,回答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提問:行使這些權力的機關和部門人員,如何遵守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規定?
1、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板書)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是行政與司法合一,政府凌駕于法律之上。在這種政治化社會中,“人治”代替“法治”;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權威。而現在,這種封建殘余思想還在影響著某些人的行為。
分析案例:刑訊逼供(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
分析案例:廈門遠華走私案(見媒體素材圖片)
2、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事。(板書)
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出示圖片(見媒體素材):碎紙機;入夜;查是誰舉報的。
提問:為什么舉報箱變成了碎紙機?為什么舉報人像竊賊一樣在夜間出沒?
。▽W生討論、分析,教師歸納。)
舉報,本來是人民群眾監督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有效形式,但由于個別人的壓制、打擊和報復,使舉報箱形同虛設,舉報人噤若寒蟬。這種行為是違反憲法規定的。
視頻:《舉報》,說明人民檢察院接受了群眾的舉報,從而有效地打擊了貪污受賄的社會蛀蟲。
3、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板書)
舉例:某縣公安局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在國道上設卡收費。(見教材)
(二)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任何組織和團體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都必須遵守憲法。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國共產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痹谖覈,共產黨是執政黨,在遵守憲法方面,應該而且必須為其他團體和組織做出表率。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法制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完善等原因,知法守法的觀念在一些人頭腦中仍很淡薄,“長官意志”等現象屢屢發生。
舉例: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ㄒ姅U展資料),部分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買官賣官,辜負了人民對他們的信任,也褻瀆了人民賦予他們的神圣權力。
視頻:《陳炳根》,金錢的誘惑,使他由拓荒牛變成階下囚。
視頻:《莫伸手》,貪官污吏們如果無視黨紀國法,為一己私利伸出罪惡的雙手,最后必然要被戴上冰涼的手銬。
(三)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與每個公民的生活密切相關。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不是一句空話,而要求每個公民自覺遵守。一般而言,憲法是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的。
1、憲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興辦教育;遵守公德。(見媒體素材)
2、憲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煞風景;被獵殺的藏羚羊尸體;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清點已被宰殺的野生動物;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展示查獲的黑熊熊掌(憲法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3、憲法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這回擺不平了;追星族。說明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是將上節課的內容“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體化,即:通過憲法是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一切社會團體和組織、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突顯它的極大的約束力和概括力。任何人不得做與憲法和法律相違背的事,從而牢牢地樹立憲法的最高權威作用。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12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預習學案
預習重難點、
重點: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
難點: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一、預習任務
閱讀教材p87---p91頁,完成以下預習任務
1、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的表現?
2、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的?
3、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4、憲法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規定體現在哪些方面?
5、我國有哪些社會團體和組織?其中,處于領導地位的是哪個?
6、作為青少年應該如何遵守憲法?
預習診斷
1.在紀念我國現行憲法頒布2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指出,必須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的權威,這是因為
、賾椃ㄊ菄业母敬蠓 ②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③憲法確認公民的一切權利 ④憲法是治國安幫的總章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中國共產黨的根本行為準則是 。
a.中國共產黨章程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c、黨中央的決定和決議d、講話
3.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樹立法制意識首先應該樹立 。
a.義務教育法的意識 b、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識
c、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意識d憲法意識
4、材料一 黨的xx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并決定提交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材料二 XX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高票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⑴ 材料說明了課本中的那些觀點?
⑵聯系實際談談你打算怎樣以實際行動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
預習質疑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13
第八課 第二框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過程與方法:
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重點難點分析: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首先是學生對什么是國家機關及相應行使的職責不太了解、較陌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學生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進行引導,在教法上需多下工夫。這是本框的一個難點。
2、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學生對什么是“未授權”,可能存在一定的疑問,教師不要回避問題,可結合一些實際案例來講解。此處在教法上也有一定難度。
3、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由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而社會上存在一些個別黨員腐敗墮落的現象。因此,學生可能產生一些想法。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些社會現象,學會正反兩方面看問題。
教法建議:
1、本框是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用一個相關的時事報道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最好是錄像的形式)導入,令學生思考、討論,從而明確無論是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還是個人的行為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為了能使學生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可以利用書中的小欄目“議一議”——談談你對“權大沒有法大”的看法。首先,用此欄目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然后,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深入研究“為什么?”
復習提問:
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W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因為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嚴格,所以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新課:
憲法地位的確定,不僅有一系列法律為之配套,而且要有大批國家機關和行政管理人員為之服務。
在各級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行使國家權力的時候,必須遵循一個至高無上的原則:
二、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板書)
(一)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提問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和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憲法把國家權力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有最高的立法權、最高任免權、最高決定權、最高監督權,但這些權力的具體落實要通過各種國家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把部分權利交給政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行使。反過來說,不同性質的國家機關依據憲法行使著不同的國家權力。
。ㄩ喿x教材,回答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提問:行使這些權力的機關和部門人員,如何遵守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規定?
1、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板書)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是行政與司法合一,政府凌駕于法律之上。在這種政治化社會中,“人治”代替“法治”;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權威。而現在,這種封建殘余思想還在影響著某些人的行為。
分析案例:刑訊逼供(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
分析案例:廈門遠華走私案(見媒體素材圖片)
2、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事。(板書)
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出示圖片(見媒體素材):碎紙機;入夜;查是誰舉報的。
提問:為什么舉報箱變成了碎紙機?為什么舉報人像竊賊一樣在夜間出沒?
(學生討論、分析,教師歸納。)
舉報,本來是人民群眾監督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有效形式,但由于個別人的壓制、打擊和報復,使舉報箱形同虛設,舉報人噤若寒蟬。這種行為是違反憲法規定的。
視頻:《舉報》,說明人民檢察院接受了群眾的舉報,從而有效地打擊了貪污受賄的社會蛀蟲。
3、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板書)
舉例:某縣公安局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在國道上設卡收費。(見教材)
(二)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任何組織和團體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都必須遵守憲法。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國共產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在我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在遵守憲法方面,應該而且必須為其他團體和組織做出表率。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法制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完善等原因,知法守法的觀念在一些人頭腦中仍很淡薄,“長官意志”等現象屢屢發生。
舉例: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ㄒ姅U展資料),部分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買官賣官,辜負了人民對他們的信任,也褻瀆了人民賦予他們的神圣權力。
視頻:《陳炳根》,金錢的誘惑,使他由拓荒牛變成階下囚。
視頻:《莫伸手》,貪官污吏們如果無視黨紀國法,為一己私利伸出罪惡的雙手,最后必然要被戴上冰涼的手銬。
(三)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與每個公民的生活密切相關。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不是一句空話,而要求每個公民自覺遵守。一般而言,憲法是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的。
1、憲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興辦教育;遵守公德。(見媒體素材)
2、憲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煞風景;被獵殺的藏羚羊尸體;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清點已被宰殺的野生動物;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展示查獲的黑熊熊掌(憲法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3、憲法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這回擺不平了;追星族。說明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是將上節課的內容“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體化,即:通過憲法是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一切社會團體和組織、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突顯它的極大的約束力和概括力。任何人不得做與憲法和法律相違背的事,從而牢牢地樹立憲法的最高權威作用。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14
第八課 第二框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過程與方法:
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重點難點分析: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首先是學生對什么是國家機關及相應行使的職責不太了解、較陌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學生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進行引導,在教法上需多下工夫。這是本框的一個難點。
2、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學生對什么是“未授權”,可能存在一定的疑問,教師不要回避問題,可結合一些實際案例來講解。此處在教法上也有一定難度。
3、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由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而社會上存在一些個別黨員腐敗墮落的現象。因此,學生可能產生一些想法。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些社會現象,學會正反兩方面看問題。
教法建議:
1、本框是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具體體現。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用一個相關的時事報道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最好是錄像的形式)導入 ,令學生思考、討論,從而明確無論是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還是個人的行為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2、為了能使學生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可以利用書中的小欄目“議一議”——談談你對“權大沒有法大”的看法。首先,用此欄目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然后,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深入研究“為什么?”
復習提問:
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因為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嚴格,所以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
憲法地位的確定,不僅有一系列法律為之配套,而且要有大批國家機關和行政管理人員為之服務。
在各級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行使國家權力的時候,必須遵循一個至高無上的原則:
二、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板書)
(一)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提問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和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憲法把國家權力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有最高的立法權、最高任免權、最高決定權、最高監督權,但這些權力的具體落實要通過各種國家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把部分權利交給政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行使。反過來說,不同性質的國家機關依據憲法行使著不同的國家權力。
。ㄩ喿x教材,回答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提問:行使這些權力的機關和部門人員,如何遵守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規定?
1、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板書)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是行政與司法合一,政府凌駕于法律之上。在這種政治化社會中,“人治”代替“法治”;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權威。而現在,這種封建殘余思想還在影響著某些人的行為。
分析案例:刑訊逼供(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
分析案例:廈門遠華走私案(見媒體素材圖片)
2、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事。(板書)
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出示圖片(見媒體素材):碎紙機;入夜;查是誰舉報的。
提問:為什么舉報箱變成了碎紙機?為什么舉報人像竊賊一樣在夜間出沒?
。▽W生討論、分析,教師歸納。)
舉報,本來是人民群眾監督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有效形式,但由于個別人的壓制、打擊和報復,使舉報箱形同虛設,舉報人噤若寒蟬。這種行為是違反憲法規定的。
視頻:《舉報》,說明人民檢察院接受了群眾的舉報,從而有效地打擊了貪污受賄的社會蛀蟲。
3、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板書)
舉例:某縣公安局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在國道上設卡收費。(見教材)
(二)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任何組織和團體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都必須遵守憲法。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國共產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痹谖覈,共產黨是執政黨,在遵守憲法方面,應該而且必須為其他團體和組織做出表率。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法制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完善等原因,知法守法的觀念在一些人頭腦中仍很淡薄,“長官意志”等現象屢屢發生。
舉例: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敗(見擴展資料),部分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買官賣官,辜負了人民對他們的信任,也褻瀆了人民賦予他們的神圣權力。
視頻:《陳炳根》,金錢的誘惑,使他由拓荒牛變成階下囚。
視頻:《莫伸手》,貪官污吏們如果無視黨紀國法,為一己私利伸出罪惡的雙手,最后必然要被戴上冰涼的手銬。
(三)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憲法與每個公民的生活密切相關。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不是一句空話,而要求每個公民自覺遵守。一般而言,憲法是通過三種方式規范公民行為的。
1、憲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興辦教育;遵守公德。(見媒體素材)
2、憲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煞風景;被獵殺的藏羚羊尸體;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清點已被宰殺的野生動物;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在展示查獲的黑熊熊掌(憲法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3、憲法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圖片:這回擺不平了;追星族。說明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是將上節課的內容“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體化,即:通過憲法是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一切社會團體和組織、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突顯它的極大的約束力和概括力。任何人不得做與憲法和法律相違背的事,從而牢牢地樹立憲法的最高權威作用。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篇15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
能力目標
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思想覺悟目標
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導入 新課
憲法規定的內容是極其重要的,對其他法律的約束力、強制力是至高無上的,那么,在貫徹落實、具體執行方面同樣是不容置疑的。無論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還是各種團體和組織以及每個公民,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都不得有超越憲法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二、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板書)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提問: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人民代表大會和各國家機關是什么關系?
投影:中央國家機關組織系統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
共和國主席
最高人民
檢察院
最高人民 法院
國 務 院
各部、委員會
中央軍委
教師講授: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憲法把國家權力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又把部分國家權力交給政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行使。這樣,不同性質的國家機關,依據憲法行使著不同的國家權力。
。ㄩ喿x教材,回答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以憲法為行使國家權力的最高原則。要求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板書)
投影:
案例一:王嘉安是北京市崇文區地方稅務局地方稅管理科副科長。1997年1月,他利用職務之便,以將征收的稅款入庫為名,從某單位取走稅款現金人民幣92122.5元,并將此筆稅款存入他在證券公司開設的股票資金賬戶內,用于股票交易。同年三四月間,王伙同他人先后4次挪用稅款現金人民幣44萬元用于股票交易,并獲利10000元。最終被舉報抓獲。王嘉安被崇文區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6年。
案例二:(教材楷體字案例)
。ㄓ懻摪咐,理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否則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2)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和法律規定做的事(板書)
如憲法第44條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辈㈩C布一系列法律、法規,對退休的年齡、條件和退休后的工資待遇、生活待遇等做了詳細規定。憲法第45條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第47條規定,“國家對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第48條還規定,“男女同工同酬,培養和選拔婦女干部”;等等。這些規定要求國家工作人員在具體的工作中都必須貫徹落實,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敷衍、推卸和拒絕。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各級政府及其絕大多數工作人員在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方面做出了表率。例如,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教育投入,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使各級各類教育進一步得到發展。又如,各級政府千方百計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創造條件,廣開門路安置下崗職工,實現下崗職工再就業,還有,國家深化文化管理體制改革,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持續開展“掃黃打非”斗爭,加大對書刊音像盜版活動的打擊力度。許多政府工作人員能夠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深入實際,體察民情,為群眾辦實事。
然而,也有一些國家工作人員,違反憲法規定,拒絕做應做之事。
案例三:
2001年9月11日20時50分左右,被同學們稱為“未來書畫家”的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漢陽一中高二學生殷夢麒和同學肖純騎自行車結伴回家。當他倆行至離蔡甸區樹藩大街1110米的十字路口時,一輛柳州五菱小客車違章超速行駛,撞上兩名少女。殷夢麒當即被撞到20米的馬路對面,鮮血直流,同行的肖純被撞成輕傷。
事發后,司機肖雄生既不報警,也不積極實施救治措施,反而迅速逃離現場。在場群眾見此情景,紛紛向110報警,據準確記錄的第一報警時間為20時57分,但該區交警在接警后,遲遲無人出警。而在現場焦急守候的群眾因為怕移動現場而不敢進行施救,眼睜睜看著孩子倒在血泊中。半個小時后,警車才到。憤怒的群眾當場將警車掀翻,并支持孩子的父母將110告上法庭。
。3)國家機關不能做憲法和法律未授權的事(板書)
(讓學生閱讀教材上的案例)
教師提問:你認為權力與法律誰大?為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歸納)
教師講授:
在社會主義國家里,權力是人民的權力,憲法和法律是人民的憲法和法律。權力和法律應該是一致的,權力與憲法和法律都應該服務于人民。廣大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把權力交給不同的國家機構來行使,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接受人民的監督,努力為人民服務。然而,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國家機關、團體和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行使人民托付的權力。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有憲法和法律的依據,否則就構成違憲或違法。
現實生活中,—些人目無法紀,把手中的權力變為特權,以權謀私,侵害人民群眾的利益,肆意破壞最高準則。顯然,他們的行為嚴重違反了憲法,甚至觸犯了刑律,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提問:你知道在我國都有哪些團體和組織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講解)
這些團體和組織雖然各有自己的章程,但憲法是一個總章程,是最高的行為準則。中國共產黨在我國各種黨派、團體和組織中,地位有些特殊,它是我國的執政黨。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了憲法,但在憲法和法律面前,卻不能有任何特殊,同樣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作為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更應從嚴要求,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憲法的尊嚴。
現實生活中,確有—些黨員干部利用手中的職權貪污受賄、生活腐敗、揮霍浪費國家財產,極大地損害了黨的形象。所以,黨和國家—直把從嚴治黨、從嚴治政作為一件大事來抓,而且不斷加大反腐敗的力度,狠抓大案要案的查處,嚴厲打擊和清除腐敗分子。
。ㄗ寣W生閱讀教材上的案例)
強調:任何團體、組織的成員,在憲法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板書)
我國憲法最集中、最全面地體現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最強有力的工具。憲法精神貫穿于公民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權利的同時,也在衡量著公民的行為是否合法。所以要求每個公民必須切實地遵守憲法和法律,并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的職責。
教師講授:以上看到的憲法有關規定體現了憲法規范公民行為的三種方式:
(1)憲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2)憲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板書)
。3)憲法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板書)
請同學們把這三點與上述憲法規定相對照,看看哪條規定是對公民行為的提倡、肯定,哪條是禁止、否定,哪條又是要求必須做出的。并圍繞這三個方面各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
(學生回答后教師補充說明)
舉例:
周恩來是我國的開國總理,在26年總理工作中,周恩來以普通公民的身份,按照憲法的規定,自覺履行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工作是在總理的領導下進行的,但他對進展情況守口如瓶,連鄧穎超都沒有告訴。鄧穎超是和全國人民一樣從廣播中得知我國成功爆炸原子彈的消息的。周總理的行為成為我們每個公民自覺履行保守國家秘密義務的光輝典范。只有每個公民都自覺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才能保障憲法的真正實施。
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明確了一切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以及全體公民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從而進一步說明和體現了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鞏固
查一查,憲法規范公民行為的規定還有哪些?你平時是怎樣做的?你打算今后怎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