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神圣的憲法》教案
教 學 內 容
課題名稱
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學科
政治
總課時數
版本名稱
人民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
年級
九年級
冊 次
全冊單元章節名稱
第七課第一框
頁 碼第 80 ——82 頁
教學分析
教材分析本課是九年級思品(全一冊)第三單元“法治時代”中第七課“神圣的憲法”中的第一個內容。本課介紹憲法的相關知識理論性較強,相對枯燥,學生理解憲法的神圣性有一定困難。而學生只有準確認識和充分理解憲法的神圣性,才能樹立憲法至上的觀念,才能嚴格遵守憲法,勇于維護憲法的尊嚴。
教學目標認識到“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能夠從憲法的效力方面說明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樹立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的觀念,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憲法的愿望,增強憲法至上的觀念。
教學重點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教學難點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
補充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補充材料
教學流程
第 課時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
學生活動
預設
設計意圖
執教者個
性化調整
一、新課導入二、講授新課三、小 結四、課堂練習通過擬人化的法律家族聚會活動,引出憲法與普通法律關系的討論,引起學生對憲法神圣性的關注。1、列舉《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中違反憲法的有關規定,指出該《辦法》必須進行修改。2、向學生顯示憲法的部分內容,學生回答相關的法律有哪些。采用各小組競賽的形式來活躍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3、在“法律文庫”中呈現一些法律知識4、繪圖說明憲法與普通法律的關系。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普通法律必須依據憲法來制定,并只能規定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問題,是憲法內容的具體化。普通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否則將被修改或宣布無效。1、做教材p82頁填表,說明普通法律是憲法內容的具體化。2、請你用一句話或一副圖說明憲法與普通法律的關系。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對書后的思考題進行討論或辯論。學生課前分小組查閱資料。學生根據法律知識回答教材提出的問題。學生繪圖說明憲法和普通法律的關系。學生看書歸納學生討論,每組抽一代表說出本組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