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案3
【教學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1,興趣導入:材料:《你的地掃得真好》.討論清潔工為何如此認真工作 這個故事對你有何啟發
2,小調查:贊美的態度.
在很多影視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人們在交往中是通過贊美來表達對對方的尊重,那么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習慣別人的贊美并大膽地去贊美別人呢 為此,我們做了一個調查.在把這份調查結果告訴大家之前,我想先聽聽大家的看法.請學生回答以下4個問題:你是否愿意經常贊美別人 為什么 你是否習慣別人對你的贊美 .聽到別人對你的贊美后心情怎么樣 聽到別人贊美后你會作何反應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公布調查結果.(活動目的:通過簡單的調查,了解同齡人對贊美的態度和習慣,從而對自我進行反省,消除對贊美態度的不習慣和偏見.)
本次調查的對象是初一至初三年級的90名同學,其中能主動贊美他人的占47.1%,52.4%同學習慣別人的贊美.盡管還有52.1%的同學不會主動贊美他人,47.6%的同學不習慣別人對自己的贊美,但是有87.2%的同學在贊美后都是很高興的.因為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被人認可,賞識,心理學家詹姆士說過:"人類的天性的至深本質是渴求為人所重視." 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就很好地說明了人的這種內心需要.他認為人類有五種需要,心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前四種需要都得到滿足的人稱為基本滿足的人,只有基本滿足的人才會產生人生的最高追求――自我實現的需要,即創造的需要,實現自我理想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分析,對他們而言,尊重的需要已成為占優勢的需要,而贊美正可以使對方覺得被尊重,被認可,滿足了他內心的需要.所以生活需要贊美.
有同學可能要提出這樣的疑問:既然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賞識,那么為什么12.8%的同學聽到別人贊美后反而不高興呢 (提出問題但不立即解答,將這個問題留到"贊美的原則"部分進行討論)
3,角色扮演:交流的藝術.
【片斷1】小張:哎,亮亮,你腳上的這雙鞋是新買的吧,真酷!亮亮:昨天才買的.小張:在哪兒買的 亮亮:就在購物中心.小張:你這身打扮很適合你的氣質.亮亮:聽你這么一說,我走路都要神氣幾分!
4,贈言互送:請你珍存.每為同學為自己本組成員贈言,要寫得誠懇,明確,符合被贊揚者的特點.
【教師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討論,學習了贊美在人際交往中的積極作用,學會贊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后記】:
本課教學開展了很多活動,互動性強.但不同的班級活動效果,參與程度差別較大.針對這種狀況,本來要"因材施教因班施教",但這種理念與現實情況不符,接任6個班的教學工作,每個班都按各自的特點上每節課這是不現實的.
第三節 競爭與合作
第一課時 競爭是前進的動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二)過程與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目標分些】
(教學重難點)
(任務分析)
1,學習結果型
2,起始能力
3,學習條件
第二課時 面對競爭的壓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二)過程與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目標分些】
(教學重難點)
(任務分析)
1學習結果型
2起始能力
3,學習條件
【課題】:正確面對競爭
【教學目標】:
1,從知識目標看: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生活中競爭是必不可少的,競爭是前進的動力.
2,從能力目標看:引導學生鍛煉頑強的毅力,樹立堅定的信心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競爭,善于把競爭的壓力轉化為動力,力爭上游,懂得以正當的方式參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