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
品行表現評價所用的詞名譽
優良(誠實、善良、正直等)(好的名譽)
不良(奸詐、邪惡、卑鄙等)(壞的名譽
問題一:名譽對一個人會有什么影響?(可聯系小故事:
前幾天,老師在江蘇衛視里看到這樣一個小故事,說的是一個主管采購酒的人張某,平時自己也喜歡喝兩口酒,一天,他在一個賣酒的攤位那兒買了一瓶酒,等到家打開一看,里面根本就沒有酒,而是裝著兩瓶雪碧,他認為這個賣酒的攤子可能是騙子,于是回去找他理論,沒想到的是,那家人非常客氣地向他道歉,說這個盒子是擺在外面的樣品,后來家里的孩子看酒盒子很輕容易倒就把兩瓶雪碧放在里面,收攤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注意就和真酒瓶一起收了。并且一邊解釋一邊陪了張某一瓶酒。因為這個老板很講信譽,張某經常去那里買酒,并且還在這個小店進行了幾宗大的采購。
另外,再介紹故事《闖紅燈之后》
闖紅燈之后
轉自《讀者》XX年第12期 作者:濤卿
一個夜晚,天下著小雪。有個德國人抱著僥幸心理駕車闖了紅燈,結果被一個睡不著覺的老太太發現。沒隔幾天,保險公司的電話就到了:“你的保險費從明天開始增加1%。”
“為什么?”我們剛剛接到交通局的通知,你闖了紅燈。我們覺得你這種人很危險,所以保險費要增加1%。”
這個人心理,那我就退保,去另一家保險公司投保。但當他找到別的保險公司時,那家公司也要求他的保險費比別人多1%。原來,全德國的保險公司通過網絡都知道他有一次闖紅類的不良記錄,所以每一家保險公司都會增加他的保費。
沒過多久,他的太太也問他:“老公,銀行突然通知我們購房的分期付款從XX年改成XX年,到底發生什么事了?”“實在對不起,因為我前幾天闖了紅燈。太太生氣地說:“啊?闖紅燈?我們家已經沒有錢了,你還出這種事情?你自己想辦法吧!” 不久,他的寶貝兒子從學校回來:“爸爸,老師叫我把不費用現金送過去,說不能分期付款了。”當兒子得知這一切都是因為爸爸闖紅燈造成的時,感到不可思議:“啊,爸爸你闖紅燈?難怪同學們都笑我 ,下禮拜我不想去學校了,真丟臉!”
讓學生對比,得出好的名譽能獲得尊重和經濟利益;壞的名譽使人寸步難行。)
人的名譽是對特定人的品德,才干,聲望等方面的客觀的社會評價,名譽集中體現了人格尊嚴。客觀公正的社會評價,可以使我們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良好的名譽不但可以獲得社會和他人更多的尊重,而且還可以獲得經濟利益。壞的名譽使人寸步難行。
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看重名譽的民族,崇尚“士可殺不可辱”,以自己的主觀努力追求一個好名聲,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繼承這一傳統,做受人尊重和贊譽的人。
良好的名譽取決于個人的良好表現。但是品行優良者一定會受到相應的評價嗎?
例:
中學生大江關心集體、熱心助人,學習成績優良。師生公認他是正直、富有愛心、能力強的好學生。但是英語考試后,同學小明卻告訴班主任和一些同學:“大江考試作弊。”有的同學因此指責大江不誠實、虛偽,大江聽后非常難過。老師經過認真調查,發現小明所反映的問題完全失實,小明最后也承認自己是因為忌妒才這樣說的。
思考:1.品行優良的人就一定會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嗎?
2.面對不公正的評價你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