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教案
(3)概括表中所羅列的內容,思考傳統師生觀對學生與教師交往的不利影響。
注意事項
(1)請在表中增添一列“教師角色”。
(2)教師角色和學生角色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為“權威者”與“遵從者”。
(教材p48頁表格復制在下頁)(指導學生討論)
教材p48頁表格如下:
師生角色素描及其對師生交往的影響
教師角色(權威者) 學生角色(遵從者) 學生與教師交往行為
控制者(教學過程) 接受者 欽佩、服從、被動
組織者(教學活動) 被管理者 教多少學多少,怎么教怎么學
制定者(教學內容) 被領導者 單薄、單調
評判者(學習成績) 求教的蒙恩者 你講我聽、你問我答
…… …… ……
教師講解:
傳統“師生關系”的定位就是:為師者,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為生者,是虛心求教的蒙恩者。
因為高高在上,所以就要有所謂的“師道尊嚴”:寧可給學生一顆好心,也不給他一張好臉!
因為高高在上,我們就有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訓誡 ……
因為高高在上,我們倡導學生背注釋、背筆記、背答案 ……
因為高高在上,我們的小學生坐在教師室要乖乖地背手在身后 ……
甚至由此衍生的還有學生對老師、老師對教材、教參的迷信和膜拜:做學生的視教師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圣人,做老師的一切要以教材、教參為準,而不能有自己絲毫的獨立見解 ……
因此,正是“權威——遵從”的不對等的師生關系引發了師生交往的重重障礙。由此得出結論:
1、傳統師生關系——“權威——遵從”的不對等的師生關系(板書)
教師講解: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傳統的教育已逐漸落后于時代的發展。師生關系是教育的基礎條件,是為教育服務的‘同時,師生關系還直接影響著教育的效果。所以,評價師生關系是好是壞,主要看它是否適合于教育的需要。適合教育需要的師生關系就是好的師生關系,反之,就是不好的師生關系。顯然,傳統師生關系中的不民主性、不平等性、不科學性,已不符合創新教育的要求。
時代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沖擊波式的改變。從前“老師”在學生心目中一直是一種權威的化身,尤其是在中小學時代,學生更是惟命是從;但是隨著舊社會規范的解體,老師權威的形象逐漸被打破,在社會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價值觀念之下,傳統老師的角色遭受到嚴厲的挑戰?梢,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時代的要求,歷史的必然。
那么,新型的師生觀的內涵是什么呢?在新型師生觀下又如何打開師生交往新空間,形成師生交往新行為呢?下面我們就來討論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