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第六課第一框導學案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3)小彤是一名初中學生,他在利用因特網學習后,在市里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并且在全國的數學、物理競賽中均獲得了一等獎。小彤的成功說明了( )
a、網絡可以代替老師的教學
b、網絡交往可以使我們學習到更多的課外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中學生的創造力
c、只要上網,就能學好知識
d、網絡教學正在取代傳統的學校教育
(二)拓展延伸
我來當編劇
曉曉是一名八年級的學生,她平時很喜歡上網。有一天,她在網上認識了自稱是某名校高二學生的“動感超人”,兩個人聊得很投機。過了一個月,“動感超人”約她見面。
王星是個網絡游戲迷,他經常在家里上網玩游戲,購買游戲中的虛擬道具。有一天,一位自稱”大俠“的網友給他發了這么一條消息:“好消息,購買300元的道具可以送價值100元的物品,請先將300元錢存入本人銀行帳號。”
【課堂小結】
1.網絡溝通無極限
擴大交往領域……。
2.網絡交往的兩面性
網絡的正面作用:了解時事、學習知識、與人溝通、休閑娛樂等
兩面性
網絡的負面作用:荒廢學業,誘惑欺詐。
【教學反思】
一是讓學生明白如果不能抵御網絡的不良誘惑,我們就會落入網絡的陷阱;二是讓學生理智地面對網絡,認識到我們不應該成為網絡的俘虜,而要做網絡的主人;三是進一步探究青少年陷入網絡的深層原因及其帶來的危害;四是提高學生抵御網絡誘惑的能力。
【教學設想】
教師上課總是事先設計教學過程,但課堂教學經常會出現一些意外事件,教師應該怎樣因勢利導,把這些意外變成寶貴的課堂教學資源?
本節課中,由于學生出乎意料的建議,讓我的課堂教學沒有按照事先設計的過程進行,但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面廣,而且也表露出了他們心中真實的想法,讓他們在辯論中體會,也許會對網絡交往的利和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只是我的教學進程要慢了一節,但我認識到:
第一,教師要有面對課堂意外事件的心理準備。新課程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嘗試發現、民主對話、合作探究”。不知什么時候起,我發現學生常常會有意無意地跳出課前設計的框架,給我一些毫無準備的意外,使我有點手忙腳亂。也正是這種“意外”使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面對“意外”,我們是在舉措茫然中維護自身權威,錯失一個個教學良機呢?還是在親和對話中捕捉住學生的“靈光一現”,擁有一分意外的驚喜?那將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這些“意外”。所以,直面課堂意外,尋找意外之處的驚喜,是我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