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公共利益的維護 教案
2.學生交流自己了解的為社會公益事業做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贊揚他們的精神。
3.教師:是的,投身于公益事業,需要熱情,更需要愛心和奉獻精神。沒有對傷員的極大同情和愛護,亨利 •杜南就不會付出那么大的努力來推動國際紅十字會的成立。公益事業又是一項神圣的事業,我們在付出愛心、艱辛后,收獲的則是公眾利益。
4.呈現一些熱衷于社會公益事業而受到稱贊的人和事。如徐本禹、李嘉誠等。
5. 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為社會公益事業奉獻的計劃。可以分組討論后再全班交流。最后要擬訂個人計劃或擬訂集體計劃。可以討論成立一個學生自己的“非政府組織”,并制定本組織的目標、宗旨、行動等。 贊揚非政府組織功績和自愿者的精神,激發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的熱情。強調個人力量的重要,激勵學生積極投入到社會公益事業中。
強調公益事業需要人們的付出。
用事實說明公益事業的付出和收獲,鼓勵學生開展公益活動,將對社會、他人的關心和愛落實到行動中。
討論成立自愿者組織,確定活動主題、規則,行動方式等。
總結 可以請學生進行總結。總結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交流計劃書、為那些在公益事業中做出貢獻的人寫贊歌、展出公益廣告、進行表演等。 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本課的學習效果,使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同時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活動設計
(一)政府的力量
活動意圖:
維護公共利益是所有社會成員的共同責任,大到社會組織,小到每個人,都有義務維護公共利益。本活動就是讓學生逐漸了解提供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組織和個人以及這些組織和個人在提供和維護公共利益方法和手段。本活動主要介紹政府作為社會公共利益的最大提供者和維護者,國家提供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作用、方式和手段。本活動要讓學生了解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人民授權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職責,政府的職責就是提供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保護人民的合法權益;政府常常采取法律、行政、經濟、教育等方式提供和維護公共利益。
活動過程:
(1)教師:維護公共利益是所有社會成員的共同責任,大到社會組織,小到每個人,都有義務維護公共利益。在所有力量中,政府作為人民授權履行公共管理職責者,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和維護力量,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可能超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利益。如公共教育、醫藥衛生、社會福利、國家安全等,只能依靠政府組織,或者在政府領導下實現。
(2)學生列舉反映政府在提供和維護公共利益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的事例。
(3)教師:政府履行提供和維護公共利益職責,首先采用的方式是制定法律,利用法律手段規范組織和個人的行為,維護公共利益。
(4)教師列舉憲法、刑法、義務教育法、森林保護法、自然資源保護法等法律中有關條文,說明我國政府如何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公共利益。
(5)學生閱讀教科書中關于新加坡利用法律治理環境的閱讀資料,并交流課前查找的我國政府有關利用法律保護公共利益的事例,或者是法律制裁破壞公共利益的案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