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公共利益的維護 教案
第6課 公共利益的維護
教學課時 2 總課時 12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維護公共利益的信心,樹立維護公共利益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養成自覺維護公共利益的良好習慣。
能力目標:在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中,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和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能力。
知識目標:知識維護公共利益是全社會的責任;了解政府的非政府組織在維護公共利益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知道作為一名中學生以及社會公民在維護公共利益中的責任。
[知識要點]
1.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和守護者
(1)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與守護者。人民授權政府履行公共管理的職責,政府只有切實維護公共利益,才能真正并且從根本上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才能不辜負人民的期望。從一定意義上講,公共利益的實現程度,反映了政府的執政水平和能力,也體現了一個國家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程度。
(2)政府維護公共利益有多種方式,如通過法律、行政、經濟、教育、道德教化等強制或非強制的方式,履行維護公共利益的職責。
(3)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國家間的合作日益密切,各國政府在國際安全、國際經濟、國家文化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合作,共同維護人類的共同利益。
2.非政府組織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0世紀80年代以來,非政府組織在公共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它們在謀求經濟公平和社會正義,維護整個社會整體利益及至全人類共同利益的旗幟下開展活動,是一種道義性、公益性的社會力量。
現在非政府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已經覆蓋了從環保、教育、科研、社會工作、慈善,到公共交通、公益展覽等廣闊的領域。
非政府組織堅持“全球意識”,代表了超越國家利益的公共利益。它們的工作影響社會的決策,引導和改變著社會輿論和公眾行為。
3.其他非政府組織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其他社會組織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學校、醫院、工廠、銀行、商店等。對于這些組織而言,依據法律、規章制度和道德的要求發揮相應的社會功能,這就是維護公共利益。
4.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維護公共利益
(1)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承擔著特定的社會角色。每種社會角色都與一定的責任相對應。如果每種職業角色所要求的分內責任都得到履行,社會就能和諧有序地運轉。對于每個人來說,這就是維護公共利益盡了一份力。
(2)每個人在公共生活中的社會責任。
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會公德(社會規范),做一個守規矩的公民。
要有愛心,學會關心他人,在社會生活中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要有奉獻精神,自覺地維護公共利益,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做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所貢獻的現代人。
5.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為構建和諧的公共生活做出自己的貢獻
和諧的公共生活,需要我們養成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作為中學生,我們要關心和參與公共事務,有愛心和正義感,主動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我們要有服務社會的意愿,也要不斷提高自己服務社會的能力。我們可以從我做起,從身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6.自覺公共利益
不論是社會組織還是個人,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維護我們的公共利益。只有每個人都自覺行動起來,我們的公共利益才能真正得到保護,我們才能真正享受到應有的公共利益,同時,每個人的個人利益才能真正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