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知識提綱(人教版)
2.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p14)
(1)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什么是孝敬父母?)這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法律義務。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處罰。
(2)孝敬父母的表現:(p15)
孝敬父母表現在各個方面。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收獲的是甜蜜。
(3)孝敬父母應注意的問題:(p17)
①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順從,而是在平等基礎上對父母的尊敬和侍奉;
②是在當代道德和法律基礎上對父母辛勤勞動和養育之恩的報答;
③如果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時,我們要勇于批評和制止,這是為父母好,這也是孝的表現;
④如果父母其觸犯法律,做兒女要按法律辦事,不能因親情而寬恕、包庇其違法行為;
⑤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孝敬父母的長輩。
第二課 我與父母交朋友
一.嚴也是一種愛
1.成長也會有煩惱(p19)
(1)產生煩惱的原因:
進入青春期后,我們有了自己的思想,開始獨立行事,渴望從家長那里拿到“解放證書”,渴望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我們,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于是,我們與父母之間就產生了矛盾。
(2)產生代溝的原因:
我們與父母的人生經歷、生活經驗、社會地位不同,對社會規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態度、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方式等方面難免產生較大差異。
(3)父母的高期待、嚴要求是一種愛:
我們與父母的沖突,往往基于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這種在我們看來有些苛刻的“嚴”,反映出父母對于我們的愛。我們要理解、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
2.逆反心理有危害(p21)
(1)逆反心理的表現:
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你說這個好,
我非說那個好;讓我相信這個,我非相信那個。
(2)辨析逆反心理(如何看待逆反心理?)
對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說是錯的,有的反抗不無道理。我們父母不是圣人,他們的觀念有時滯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們也難免有誤區。與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幫助父母更新觀念、走出家教的誤區,也有助于我們作出正確的行為選擇。
(3)逆反的行為表現:(導致的危害)
①與父母發生沖突,如果以強硬的態度頂撞,以粗暴的舉止反抗,或者對他們不理不睬、冷淡相對,或者由對某事的分歧遷移到對父母本人的惡感,甚至采用極端的辦法來處理,都是錯誤的,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②結果上看,逆反心理導致的對父母的反抗,其結果都是懲罰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錯誤懲罰自己,這種結果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傷害——不是拿自己的錯誤傷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錯誤傷害自己。
(4)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為了不傷害自己和自己最親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極的逆反心理,在情緒沖動時要努力克制自己。
二.兩代人的對話
1.架起理解的橋梁(怎樣與父母溝通)(p23)
(1)要親近父母,跨越代溝:
在家中,父母與我們之間容易產生矛盾和沖突,對此不能否認、不能漠視,積極的做法是從現實中架起溝通的橋梁。溝通是雙方的事,我們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親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與父母攜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