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知識提綱(人教版)
(2)“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的含義:
這一古訓是說,人在理智狀態下一旦許下諾言,就要忠實地履行承諾。
(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含義:
做人不講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處世。為人誠實,言而有信,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華。
(4)不誠信的危害:
①交往中不兌現自己的承諾,失信于人,就會產生信任危機。
②不講誠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時,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識破,他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其結果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5)為人誠實,言而有信,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華。
2.對人守信 對事負責(p117)
(1)誠信的基本要求是:
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恪守信用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即表現為一種積極負責的態度。
(2)“做老實人,辦老實事”:
是人們崇尚的行為準則,實實在在做事是個人得以立足、事業得以成功的保證。
(3)不要輕易許諾:
承諾是一件嚴肅的事情。輕易承諾而不兌現,是一種不良品質。我們在沒有把握答應別人的要求時,不要輕易許下諾言,要學會拒絕;一旦有所承諾,我們應該努力兌現。
(4)做人無大事、小事:
我們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認真面對,在做人方面實質上沒有大事小事之分。生活是點點滴滴的小事構成的,誠信做人就體現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之中。我們做大事的同時也要拘小節,把做事與做人有機地統一起來。
二.做誠信的人
1.誠信守則(p119)
(1)誠實與信任的關系:
堅持誠實,就會贏得信任。誠實是獲得信任的前提,對人誠實自然會獲得人們的信任。實事求是是誠信的根本。
(2)誠信守則的具體要求:
①堅持實事求是,是誠信做人的守則之一。誠信的基礎是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地表達事物的本來面目,是誠實守信的出發點。
②在涉及利益沖突的問題時,要求我們站在多數人利益一邊。
③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沖突時,要求我們站在長遠利益一邊。
④在情與法的沖突時,要求我們站在法律一邊。
2.誠信的智慧(p121)
(1)誠信要與具體的情景相結合:
我們對誠信的理解應與具體的情境結合起來,在現實生活中做出誠信的正確選擇。
(2)誠實與隱私的關系:
對人誠實與尊重他人隱私,面對這一兩難選擇,我們應該正確把握二者之間的關系。一方面,“以誠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我們應當恪守誠實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隱私又是待人坦誠的前提,是維持良好關系、有效溝通的基礎。尊重他人隱私,未經本人同意不得將其公開,也是我們在交往中應有的品德。當二者發生沖突時,我們要結合具體情境,堅持原則,權衡利弊,按照實際情況妥善處理。
(3)誠實與說謊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誠實的人就不應該撒謊。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時需要我們隱瞞事情的某些真相,說些“善意的謊言”。但這不是出于個人的“私利”,而恰恰是維護對方利益的需要。從根本上說,善意的謊言并不違背誠實的道德。
(4)誠信的核心是善。我們正確理解誠信原則、與人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們就能擁有誠信的智慧,做一個誠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