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我們崇尚公平教案
問題:1、你對他們定下的這個方案有何感想?你覺得這個方案公平么?
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再一次認識到只有相對的公平,沒有絕對的公平,而且公平是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公平的感受也是隨著個人的發展而發展的。
2、請你續寫后面的西游故事,并說明理由。
希望在這個續寫的過程中,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公平對個人發展、社會穩定和發展的作用,從正面認識公平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落實課標目標“知道公平有利于社會穩定”,培養學生科學的價值觀。
3、你能想出比他們的方案更合理更公平的辦法么?
三、拓展性小結
探討:公平與和諧大氣的社會的關系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對公平和個人發展、社會穩定發展之間的關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已經認識到社會穩定和發展不能沒有公平,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就是不斷追求社會公平理想的過程。而且,我們國家當前更是在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進程中提出了一個目標: “構建和諧大氣的社會”,如果我們從社會學角度理解,和諧首先是公平與公正, XX年12月13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組織研究的《XX年社會藍皮書》認為,中國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目標應該是:擴大社會中間層,減少低收入和貧困群體,理順收入分配秩序,嚴厲打擊腐敗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轉移支付的力度,把擴大就業作為發展的重要目標,努力改善社會關系和勞動關系,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各種社會矛盾,建立一個更加幸福、公正、和諧、節約和充滿活力的全面小康社會。可以說建設和諧社會寄托了世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也是幾千年來炎黃子孫的夢想所系。那么,我們在構建和諧大氣的社會的過程中,在處理社會穩定和發展與公平之間的關系中,哪些是做得比較好的,哪些是還有待改進,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現在社會中存在的某些不公平現象呢?
這個問題是希望學生能聯系實際,聯系熱點,進一步思考公平與社會穩定發展的關系,樹立公平意識,并能對不公平現象有一定的理智感,從而再次落實課標目標“知道公平有利于社會穩定”。同時要注意的是,在講這個問題時,應主要讓學生理解社會主義制度在實現社會公平方面的優越性,理解現階段的社會公平存在著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的方面。另外,在講這個問題時,還需補充關于構建和諧大氣的社會的一些材料。
第二課時 維護社會公平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認識公平意識是道德的重要內容,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樹立公平合作意識的重要意義。
能力目標:進行公平互惠的社會合作的實踐能力,關于公平問題的辨證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積極維護社會公平的責任意識,自覺樹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重點在于關于公平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使學生理解公平合作對于社會共同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公平合作意味著同時分擔利益和負擔,最重要的是樹立公平互惠的合作意識。
教學難點
關于公平合作意識和社會不公平問題。
教學過程
一、行為實踐導入
“是否公平大家談”
判斷下面的情況是否公平,并說明理由。
1、班上只能選一名“優秀班干部”,并且這次的名額關系到初三中考能否加分,經全班同學無記名投票后,萬兵和李超得票數相等,最后班主任決定萬兵當選,因為他的成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