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
老師在指導學生討論時,要用正確價值觀予以點撥。讓學生知道生活無目標、沒有追求,人容易被身邊的小石子絆倒。人如果只停留在對生理的滿足上,會忽略社會性一面,降低自己為人的高貴性。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人能通過意志,克制自己的沖動。青春期的沖動需要稍稍冷卻,用多余的精力去干其他更有價值的事情。
教師小結:網絡的誘惑永遠存在,一些不法分子也在利用先進的現代科技,招搖撞騙,從事違法活動,我們只有提高自己的自護意識,努力完善自己,才能免受各種“網毒”的傷害。
2、遵守網絡規則(板書)
網絡世界是虛擬的,可以讓我們的思想縱橫馳騁,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在網絡上為所欲為呢?你如何看待網絡交往的“自由”? 這種自由有沒有限度? 如果沒有約束,網絡世界將會怎樣?
讓學生展開討論,并派代表發言。這是本課時的難點與重點所在,意在幫助學生澄清認識。這一點做到了,后續的上網要守德與守法就很容易理解了。
學生發言后,教師小結:網絡世界雖然是虛擬的,這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為所欲為。就像同學們設想的那樣,網絡如果沒有規則,失去了約束,它就會不復存在。那么網絡交往需要遵守哪些規則?讓我們先看看《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學生朗讀《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然后引出了網絡交往,也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交往需要遵守的一個規則,即遵守道德(板書)。網絡交往當然要遵守道德。引導學生看教材中列舉了一些應該恪守的道德準則。
教師小結:只要與人交往,就有道德問題,網絡交往也是一樣的。在網絡交往中除了要遵守道德以外,還必須要遵守法律(板書)。我們分析一個案例。
活動:案例分析——小堂的故事
目的: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明白上網也要遵守法律,在網絡上作了違法的事,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要求:學生閱讀材料p74,分組討論教材中的問題,派代表發言。
教師小結:網絡交往是人際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網要遵守法律的是最基本的行為準則,我們上網時,要有很強的依法行事的意識。
課堂小結:網絡就像假面舞會,你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你,但它卻真實地存在著。網絡是人類科技進步的產物,它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傷害。我們要理智地面對網絡的不良誘惑,遵守網絡道德和國家法律,提高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正確使用網絡。
課堂練習:見練習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