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溶解性3
學生實驗1:
(1)取一小藥匙的蔗糖加入約盛有2毫升水的試管里,不斷振蕩,觀察其現象
(2)往盛有約2毫升水的試管中倒入約2毫升酒精,充分振蕩,觀察其現象
(3)打開汽水瓶,往小燒杯中倒入少量汽水,觀察現象
實驗后完成下表:
實驗情況 蔗 糖
水 酒 精
水 二氧化碳
水
實驗現象
能(或不能)溶解于水?
結 論
師生共同小結:以上實驗說明蔗糖、酒精、二氧化碳都能溶解在水,如果用其他固體、液體、氣體實驗也能得到類似的結果。
得出結論并板書:1. 固體、液體、氣體都能溶解在液體中
學生實驗2:
(1) (1) 往盛有20毫升水的燒杯中不斷加入蔗糖,并進行攪拌,不斷溶解,不斷加入蔗糖,看蔗糖是否能完全溶解?(不能溶解后,再加入一藥匙蔗糖,待用)
(2)往盛有20毫升水的燒杯中不斷加入食鹽,并進行攪拌,不斷溶解,不斷加入食鹽,看食鹽是否能完全溶解?
實驗后完成下表:
實驗情況 蔗糖
水 食鹽
水
是否無限量溶解?
結 論 在一定情況下,
指出:一定情況下——一定外界條件(如溫度),一定量水
共同討論得出結論并板書:2. 在一定條件下,物質能溶解的數量是有限的。
設問:物質溶解的能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板書:3. 影響物質溶解能力的因素:
(采用討論 建立假設 設計實驗 收集資料 作出解釋的程序進行教學)
學生實驗3:
a組:(1)往盛有少量食鹽的試管中加入2毫升水,充分振蕩,觀察現象
(2)往盛有與食鹽等量的碳酸鈣的試管中加入2毫升的水,充分振蕩,觀察現象
實驗后討論 得出結論并板書:
(1)相同條件下,不同的物質溶解的能力不同
b組:往2支小試管中分別滴入一滴油漆,再分別往小試管中加入2—3毫升的水和香蕉水,充分振蕩,觀察現象
實驗表明:油漆不能在水中溶解,但能在香蕉水中溶解
實驗后討論得出結論并板書:
(2)相同條件下,同種物質在不同物質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c組:(1)把實驗2中第一燒杯,留有未溶解的蔗糖的水溶解加熱,并不斷攪拌,觀察其現象
(2)已經不冒氣泡的汽水,加熱,觀察其現象
實驗后討論得出結論并板書:(3)物質的溶解能力會隨外界條件(如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討論:1. 為什么餐具上的油污用水不容易洗去,而用洗潔精卻很容易洗去?
2. 一些工廠向河里排放熱水,為什么會造成河里的魚因缺氧而死亡?
思考:物質溶解時,是從外界吸收熱量,還是向外界放出熱量?如何確認吸熱或放熱?如何用實驗來證明你的假設?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并由學生來完成實驗4:
(1) 往盛有20毫升水的燒杯中不斷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進行溶解
(2) 往盛有20毫升水的燒杯中不斷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進行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