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八年級美術下冊全冊教案
(3)與對象物和寫生者的距離有關:在一定的光照下,距離畫者越遠,物體越暗,明暗 對比弱;反之,更亮,明暗對比越強。
(4)與物體固有色的深淺有關:光照下,物體固有色淺,物面的明暗對比越明顯,物體固 有色越暗,其物面的明暗對比則不明顯。
根據光照射在物體上的明暗關系及其變化,我們可以用兩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調子來 概括:
2 兩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調子: 兩大部: 物體的受光面和背光面。
三大面: 立方體是一切形體的基本,掌握立方體的明暗造型規律,是學習明暗造型素描 最重要的前提。方形物體的體面轉折明顯,不論處在什么角度,只要能看到三個面時,由于 三個面受光角度不同,必然會產生明暗深淺變化直接受光的面最亮,稱為白(亮面) ,受側 射光照射的面為中暗色,稱為灰面,光線照射不到的面最暗;一般稱為暗面,這就是通常說 的黑、白、灰三大面。
五大調子: 圓球體,圓樁體、圓錐體在光照下,從受光到背光明暗變化非常豐富,明暗 調子比較微妙復雜,因此,可以歸納為五個基本調子;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反光、投 影。亮面:指光線最強的物面;灰面:指光照較強的物面;明暗交界線:指明暗轉折的物面; 反光:指暗部受環境影響,受反射的物面;投影:指光線被物體遮擋后,投下的陰影。
明暗是靠對比存在的,要畫好一張畫的明暗調子,必須用比較的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從 整體出發,首先找到最深和最淺的兩極色調,再從兩極中分析出中間色的豐富變化。
六、學生作業:
臨摹教材 p10 刊印的立方體范畫 要求:在透視與形體準確的基礎上,處理好立方體的黑、白、灰三大調子。
七、 課堂小結:
講評作業,布置下節課的學具準備。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安定紀律。
二、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基本了解了形體的明暗變化規律,懂得兩大部分、三大面、 五大調子是明暗調子最基本的現象。那么,當具體一組靜物擺在面前,我們應該怎樣運用明 暗造型的素描技法來塑造它呢?這節課我就著重向同學介紹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畫步驟
1、從整體出發,定位構圖。把物象概括成簡單的基本形,確定各物體在畫面上的空間 位置,物象自身比例及物象之間的比例。
2、 理解物象基本形體結構、 透視變化和組合關系, 把物象的主要形體轉折部分分析出來, 運用直線畫出物象的立體輪廓。
3、運用立體的觀念,根據光源的來向,對物體進行兩大面、三大面、五調子的觀察、分 析,強調明暗交界線,將物體的暗部有對比地稍加皴畫,明確物象黑、白、灰的大致關系。
4、調整修改,使畫面效果完整。在大體的明暗關系確立以后,轉入對各物體進行深入 刻劃畫。在作畫過程中,要不斷地縱觀全局,每畫一個局部都要與整體進行比較,眼睛要在 寫生物之間、畫面上來回跑,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回到整體,不斷反復,使每一個作畫 步驟,每一處局部都能與整體保持協調、統一。
三、 學生作畫:
要求:在作業紙上簡略地勾好輪廓。
課堂小結: 對構圖適中,輪廓比例基本準確的學生作業進行表揚,對作業中出現的錯誤給予糾正。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安定紀律。
二、 簡明扼要的復習一下明暗造型的素描作畫步驟, 尤其要強調整體--局部--整體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