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七年級音樂教科書上冊第五單元—— 憶紅巖教案
教學媒體(資源)的選擇
知識點
編 號
學 習 目 標
媒體
類型
媒體內容提要
教 學 作 用
使 用 方 式
占用時間
媒體
來源
13
14進行在線祭奠英雄的活動,延伸課堂內容,進行情感熏陶,提高學生網絡操作能力總結本課,留下作業網絡圖、文、歌曲進行在線祭奠英雄的活動,為江姐網上獻花,留言總結本課學習內容,老師留下課后作業,隨后播放《紅梅贊》作為結束音樂。提供平臺,正確操作歸納總結,呈示要求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進入網絡進行學習總結—提出要求3分2分網絡自制
教
學
板
書
憶 紅 巖
認識江姐《靈魂頌》歌曲《繡紅旗》歌詞 節奏 旋律 情緒繡紅旗慶勝利,表達了紅巖先烈們的悲喜心情。創 作紅巖精神:愛國、團結、奮斗、奉獻 ——紅巖精神永志不忘 作 業
知識點編號
教 學 流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媒體運用
1
2
3
4
5
6
7一、創設情境,興趣導入1、情景開課,播放歌曲《我愛在中國》。2、播放重慶、萬州美景圖,引導體會生活的美好,引轉話題:紅巖先烈為新中國成立,為人民幸福而奮斗。二、視聽接觸,初步了解(一)了解“紅巖”來歷1、學生談對紅巖的了解。2、播放紅巖13號等紅巖革命地址圖片,并做補充介紹——“紅巖13號、桂園、新華日報舊址、曾家50號周公館曾是中共領導組織重慶抗日統一戰線的中心,從此‘紅巖’一詞與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初期的重慶革命聯系起來。”(二)了解歌樂山關于紅巖的故事播放flash《歌樂山下的故事》,用圖、文、音結合的方式介紹軍統局鄉下辦公處、中美合作所、白公館等重要地方及11.27大血案。(三)認識江姐1、設問——“影片中的人物是誰?你看出她具有怎樣的優秀品質?”觀看電視劇《紅巖》中敵人嚴刑逼供江姐的片段。2、補充江姐生平資料及史實圖片資料“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1949)女,四川自貢人,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任重慶新市區區委委員,負責學運工作。1947年,和丈夫彭詠梧一起到下川東組織武裝起義,1948年1月,彭詠梧在起義中犧牲,她謝絕黨組織的照顧,堅持到“老彭倒下的地方去繼續戰斗”。1948年6月14日,因叛徒出賣在萬縣被捕,后轉押渣滓洞監獄,她始終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被獄中難友稱贊為“中華兒女革命的典型”。1949年11月14日,殉難于電臺嵐埡,時年29歲。”3.展示何雪松的鐵窗詩作——《靈魂頌》簡單介紹創作背景——在江姐受刑后,特意寫給江姐的慰問詩;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深有感觸的幾句詩詞;分析并朗誦其中最能展現江姐形象
學生伴著音樂走進教室。感受、提煉出今天生活的美好。淺談對紅巖的認識。在圖片及文字的引導下具體了解“紅巖”得名的來歷,補充歷史知識。觀看視頻,了解軍統局鄉下辦公處、中美合作所、白公館等重要地方及11.27大血案的歷史。觀看視頻,回答問題,初步感受江姐的可貴精神——堅貞不屈。學生先說一說自己了解的江姐,然后觀看補充資料,加深對江姐的認識。理解詩作創作背景,在此基礎上,敢于舉手有感情地朗誦自己喜歡的詩詞片斷,然后找出“你是蘇菲亞的精靈,你是丹娘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