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音樂下冊教案
八年級音樂下冊教案 第十一周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進一步感受、體驗歌劇音樂,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情感目標)2、感受、體驗《卡門序曲》各部分的音樂情緒,并初步認識某些歌劇序曲具有暗示劇情的作用,并能運用自己的情感體驗來表現音樂。(能力目標)3、通過欣賞使學生初步了解序曲的特點,初步了解比捷的生平及貢獻。(知識目標)教學重、難點:聆聽《卡門序曲》教具準備:自制課件(ppt)、磁帶、教學光盤教學理念: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所以,教師應充分注意到學生的這種心理,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問題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用水果排位、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索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獲得情感體驗,并給予激勵,讓他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本案例中,教師通過范唱主題音樂,出示水果,讓學生在聆聽音樂時用它們給所代表的主題進行排序,于是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生個個都參與到了探索音樂的過程中,將枯燥單調的圖示形象化,不但充滿樂趣,更培養了實踐能力,真正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了學生。教學過程:
教 學 過 程
設計意圖
一、組織:1、復習歌曲《獵人合唱》(學生有感情地演唱。)2、導入:①從巡問學生平時喜歡聽什么音樂入手。(學生回答各異,有說通俗的,也有說民族的……)②教師播放《卡門序曲》中c的音樂“斗牛士之歌”,導入作品。(學生聆聽后初聽感受)復習歌曲,與前面內容進行銜接。導入新課二、新課:1、簡介《卡門序曲》有關內容:(教參p57) ①比捷 ②《卡門序曲》 ③劇情 ④序曲2、熟悉《卡門序曲》主題教師范唱課本中三段主題音樂旋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跟教師輕聲哼唱。 教師出示水果(三個蘋果、一個香蕉、一個桔子),告之學生它們分別代表剛才所唱的三段主題音樂,等等聆聽音樂時,在心中給它們排排位,也可在書中做好記錄。并且當聽到相同音樂主題再現時,請舉手示意。3、初次聆聽《卡門序曲》 學生對作品做出相應的反應,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卡門序曲》的結構圖示表現出來,感受各部分的音樂情緒的不同。4、學生交流5、教師補充: 多媒體出示結構圖式: a b a c a主部 插部1 主部 插部2 主部回旋曲式6、分段欣賞與分析:進行分段的欣賞,加深印象:① a段音樂——用多媒體展示出a段曲譜,播放音樂(教學光盤)師:此段音樂的節奏是松散的還是密集的?生:比較密集的。師:在密集的節奏上加上旋風般的旋律使音樂情緒變得怎樣?(有的同學回答熱烈而喧鬧,有的回答有慶典氣勢,有的回答具有節日味道……)師:播放a段音樂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教師用“嘣”字哼唱低聲部,并把速度、力度用進去。師:音樂中的熱鬧場面除了力度、速度以外,還有一種樂器起了很大的作用。(教師做一個手勢以示意)生:打擊樂器——鈸師:打擊樂器鈸的加入使音樂變得更加熱烈而火爆。② b段音樂——用多媒體展示出b段曲譜,播放音樂(教學光盤) 師:在熱烈而喧鬧的音樂之后,音樂進入b段即插部1 師:b段力度、速度是怎樣的?音樂色彩是柔和的還是明亮的?情緒呢?(教師邊哼唱旋律一邊作肢體語言表現出音樂的情緒。)經教師的提示,學生基本能說出是歡快的、跳躍的、活潑的。 師: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誰能用律動來展示一下?(教師做律動提示)挑出幾位學生上臺即興表演,其余的哼唱旋律和拍節奏。(讓每位學生都動起來)③ c段音樂——用多媒體展示出c段曲譜,播放音樂(教學光盤) 師:此音樂聽起來象在干什么? 生:象是在斗架…… 師:很好!這段音樂又稱為斗牛士之歌!師:速度、力度怎樣?又象模仿什么聲音? 生:進行曲速度,由弱到強,象由遠而近的腳步聲。 師:此段音樂的情緒怎樣?你能聯想到些什么? 生:威武雄壯,有氣勢,有斗牛士那種凱旋的氣勢……7、全曲欣賞:(加入卡門動機) 提示該序曲與該劇音樂有關,有暗示劇情的作用。多媒體出示完整的結構圖式:a b a c a d主部 插部1 主部 插部2 主部(進行曲 (兒童合唱 (斗牛士之歌) 卡門 式主題) 的曲調) 副歌 動機回旋曲式播放音樂同時,用多媒體展示出斗牛士斗牛的畫面,讓學生在欣賞中產生不盡的聯想。通過介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簡單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有助于學生下一步的聆聽體驗,為聆聽作品做準備。通過范唱與跟唱音樂主題,為聆聽完整的樂曲打基礎通過出示水果,集中學生聆聽時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及時提出聆聽要求,為更進一步體驗作品的情緒打下基礎。用水果來排序的方式,將枯燥單調的圖示形象化,學生更易接受,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參與積極性,也易讓學生留下印象。可借結構圖式的出示,向學生提及回旋曲式,增長知識。因為a段的主題在全序曲中多次重復再現,是音樂的主部,是重要的段落,因此在分段欣賞時,將其做為一個重要部分欣賞是有必要的。鼓勵學生大膽運用自己的肢體進行律動,進一步體驗作品。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集體的活動中去。分段欣賞后的全曲欣賞,更能讓學生對作品留有印象,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同時加入卡門動機,讓學生體驗到序曲在全曲中所起的暗示劇情的作用。視聽的結合,讓學生的想像力得到充分發揮。三、結束:1、小結:這部作品的五個主題既有統一,又有變化,風格鮮明,一氣呵成,使人百聽不厭!通過本課的欣賞,使我們了解了序曲以及回旋曲式,希望同學們多去采集一些音樂素材,擴展自己的音樂視野,從而提高我們的音樂能力,陶冶我們的情操。2、伴隨《威廉·退爾序曲》音樂離開教室,愉悅下課。此課時是歌劇單元的最后一個課時,通過簡單小結,對本課做了回顧,還可對學生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在另一序曲中讓學生懷著滿足感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