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八年級音樂下冊全冊教案
真情的呼喚(音樂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愛之歌:1. 一個真實的故事2. 橋3. 手拉手4. 讓世界充滿愛5. 你是這樣的人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大膽自信地參與歌曲的演唱,并準確表達音樂中的情感。2、學生能初步處理音樂作品,并且能夠恰當的利用歌曲表達人的思想感情。3、學生能夠對他人的演唱進行客觀的評價。4、學生能基本熟悉一個升號調的首調唱名位置。【教學準備】1、 網絡環境下的多媒體教學系統、cai課件、flash制作的mtv。2、 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愛的奉獻》、《讓世界充滿愛》的光盤。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式的導入 抓住青少年愛玩游戲的特點,首先讓學生玩“接音符”的游戲提高學習興趣,加深對單純音符的印象,每一組可派一位代表來進行大比拼。在學生玩的過程中復習單純音符,落下來一個音符學生就說出它是什么音符。(這個游戲是網站的flash課件,按鼠標移動簍子去接住一個個往下落的音符,在規定的時間內看你能接住多少個音符,可自動記分。)師:同學們剛才接到了各式各樣的音符,這些音符能夠組成色彩斑斕的音樂世界,因此我們一定要熟悉音符,唱好音符。二、常規式的復習1、課件展示c大調的音階表,學生按老師所點的位置唱出音符的唱名。 c d e f g a b do re mi fa sol la si2、課件展示g大調的音階表, 讓學生對比這兩條音階有什么區別?然后再熟悉g大調的唱名位置。 do re mi fa sol la si3、播放flash鍵盤,對照鍵盤講解c大調與g大調的音高位置,鼠標點擊琴鍵可發出聲音來。三、情境式的學唱歌曲(一)欣賞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1、初步聽賞歌曲 師:剛才同學們玩了游戲也唱了c大調和g大調的音階,現在我想請同學們聽一段感人的真實故事。 媒體播放flash制作的mtv《一個真實的故事》。 聽完這首歌后,讓同學們談談自己初聽作品時感受:例如,歌曲講敘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這個女孩為什么會這樣做?作為生命個體的人和動物在地球村是否應該平等?音樂是怎樣表達人們對救鶴女孩的眷戀之情? 教師小結:《一個真實的故事》又名《丹頂鶴的故事》,這是一首動人心弦的敘事歌曲,抒情婉轉的向人們訴說了一個凄美動人的故事。全曲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旋律深沉流暢,,運用同音反復、級進的手法和口語式的音樂語言表達了歌曲的深沉意境。第二部分曲調的色彩變得明亮開闊,歌曲以擬人的手法、反問的語氣譜寫了一曲天地之間的歌:“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淚,為何陣陣風兒,輕輕訴說。”歌曲的結尾處用“假聲”演唱的華彩段,是流行歌曲中常見的假聲應用方法,音色有一種晶亮透明的感覺。在這里表達了丹頂鶴為女孩傷心哭泣的悲痛心情,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生態環境的聯系性、互根性,人與自然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因此整首歌曲充滿了人性美,把無生命的自然景觀視為有生命的整體,音樂在流動的音符中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曲作者解承強,祖籍山東,兒童時期學習嗩吶,15歲考進戰士歌舞團學習大提琴,1987年與畢曉世、張全復組成“新空氣”樂隊,參與了《程琳·87新歌》的制作,并活躍在各地演出舞臺上。由他創作的《信天游》曾掀開了“西北風”的第一幕。他是大陸流行樂壇最有創造力和影響力作曲家之一,為大陸流行樂壇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2、再次聆聽歌曲,體會歌曲帶給人的心靈啟迪。 師: 在聆聽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輕聲跟著唱,也可以展開你們的思緒,放飛你們的想象,去品味優美的旋律,去理解歌曲的深刻內涵。 (二)欣賞歌曲《愛的奉獻》播放1988年春節聯歡晚會上韋唯演唱的《愛的奉獻》。1988年春節聯歡晚會,一個癌癥患者獲得人間真愛的故事剛剛講完,音樂聲隨之響起:“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樸素的歌詞、流暢的旋律,洋溢著人間最美的溫情,一下子打動了全國億萬觀眾的心,并很快傳唱開來,韋唯也因此成為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大歌手之一。(三)學唱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1、作品簡介與聽賞教師打開搜索網站,把“讓世界充滿愛”輸入進行搜索,找到“xx年終特別專輯【讓世界充滿愛】”,點擊打開,就可以清楚地了解這首歌的創作與演唱經過。這個網頁做得非常好,兩邊是向上移動的字幕,中間是移動的一幅幅照片,配上正在播放的歌曲——《讓世界充滿愛》,學生從中獲得美的享受。《讓世界充滿愛》是由陳哲、小林、王建、郭峰、孫銘作詞,郭峰作曲。作品包括器樂引子和三首歌曲,是一部規模不大,但寓意深刻、氣勢宏大的作品。它的音調、節奏在保持民族性語言的同時,又向國際樂壇進行了借鑒。這首歌是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的第一部表現世界性重大題材的作品,大大突破了人們常以為流行歌曲只是表現花前月下、燈紅酒綠的觀念。2、 曲作者郭峰簡介教師打開網站即“北京音樂臺”可搜索出郭峰詳細的生平介紹。曲作者郭峰,1962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生長在一個藝術家庭,6歲在父親指導下學習小提琴,8歲改學鋼琴,15歲考入四川省藝術學校專修鋼琴。1978年,16歲的郭峰發表了他的第一首歌曲《月光》,從此走上了創作之路。他的主要作品有:《我多想》、《讓我再看你一眼》、《道路》、《戀尋》、《讓世界充滿愛》、《心會跟愛一起走》、《有你有我》······ 3、學唱《讓世界充滿愛》的第二首歌。1)輕聲唱曲師:課本中選唱的是第二首歌,請同學們翻開書第八第九頁,跟琴輕輕唱曲譜。我們學習了一個升號的g大調,這首歌有五線譜與簡譜的對照,請同學們注意五線譜g大調的唱名位置。 2)播放歌曲伴奏,學生唱歌詞,要求學生飽含深情地去唱。 四、表演式的歌曲演唱 1、策劃演唱形式 師:剛才我們一起學唱了三首歌,從愛動物到愛人類同胞到讓世界充滿愛,這一首首愛之歌,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懂得了真情的可貴,真情的偉大。現在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選一首歌進行策劃和編排,然后到臺上來演唱。學生討論、編排,教師可參與到學生當中去進行指導。2、學生的演唱。3、對每一組的演唱進行評價,采取自評、他評。五、課堂總結 愛沒有國界、愛沒有種族之分,愛能讓人感受到溫暖。“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同學們,我們應該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我相信同學們在了解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有很多感觸,也會更加珍惜現有的學習機會。年 級:八年級教學內容:湘版音樂八年級下第一單元課 時:一課時課 型:綜合課背景分析:1、教材簡析:本課圍繞“真情的呼喚”選材,每首歌都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對真情的呼喚。在活動中聽賞與歌唱、表演相結合,以“愛之歌”為主題進行音樂擂臺賽,讓學生真切感受、體驗真情的可貴,愛的偉大,使學生情感在愛的旋律中得到感染、凈化。 2、學情分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由于受閱歷、經驗、知識能力的影響,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八年級學生隨著音樂知識不斷積累,對各種音樂要素的分析能力逐漸增強,具有一定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本課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很高的學習興趣,在引導學生身心愉悅獲得豐富情感中易達到情感目標的共性,學習難度不大。目前5.12汶川大地震中真實感人、愛的故事、音樂素材,均可作為本課重要的經驗資源。設計理念緊扣“自主性、創新性”核心原則,興趣引路,寓教于樂。教學策略(1) 教法選擇:引導法、體驗法、感染法、歌唱法、分組競賽法等快樂教學法(2) 學法選擇:欣賞法、交流法、參與體驗法、評價法等(3) 課堂組織形式: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合作,分組競賽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能從樂曲的聽賞中體會感悟作品的內涵與情感。(2) 能力目標:大膽自信地參與歌曲的演唱,能準確地表達音樂中的情感。(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合唱合作精神與充滿愛心的情懷。教學重點:欣賞并演唱歌曲,感悟人間真情,感受愛的偉大。教學難點:使學生充滿自信地將自己對音樂的情感表達出來。教具準備cai課件 教學電子琴 愛心道具等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二、情景導入,引入課題歌唱《幸福拍手歌》導入,引出課題。師:我們感到幸福,因為我們有愛的包圍;我人感到快樂,因為我們有愛的感覺。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情感當中,為人朋友,我們感受著友情;為人子女,我們感受著親情;在學校里我們又感受著濃濃的同學情,師生情,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音樂真情的呼喚——愛之歌。出示課題。(創設情境,學生通過表演唱釋放愉快心情,調動表現欲,為新課教學埋下伏筆。)三、新課教學(一)欣賞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師: 愛是一種博大的情懷,首先想請同學們聽一段感人的真實故事。 媒體播放flash制作的mtv《一個真實的故事》。生: 1.帶著問題聽賞(1) 談談聽賞后的感想.(2) 你聯想到了什么?2. 交流聽賞感受 (讓學生暢所欲言) 3. 老師激勵評價 師: 同學們聽得非常認真,音樂感受力很強,想象力也很豐富. 音樂在流動的音符中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樂曲中的動物丹頂鶴瀕臨滅絕的邊緣,大學生因救援而獻出年輕的生命,由此我們聯想到保護動物-----保護環境-----保護人類-----人類需要真情.(設計意圖:從樂曲的聽賞中體會作品的內涵與情感,為進一步的聽賞與表現做以鋪墊。)(二)同唱歌曲《愛的奉獻》師:我知道同學們都很有愛心,生活中愛無處不在,關愛使我們茁壯成長,說說你感受最深的愛的故事。生:自由暢談師:有愛的地方就有陽光。生:感悟“失落的愛”flash(從反例的圖片中談感受)師: 是的,人類需要真情,有愛就有一切.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師:引導學生小結我們的社會需要愛心、同情、互助、愛的奉獻……師生同唱 《愛的奉獻》(1) 你認為歌詞的精華部分是什么?(2) 從圖片與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 奉獻的源起.(4) 情感的歸納(以學生親身感受的雪災入手,真切感受大雪無情人有情,全國民眾團結一心,抗擊風雪,眾志成城,共度難關的真情畫面。). (三)聽賞歌曲《相親相愛一家人》師: 地震天不塌,在災有大愛,災難不能分擔,苦難卻能分擔,面對災難,我們的心是沉痛的,我們的愛卻是滾燙的,因為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播放《相親相愛一家人》mv(感受汶川大地震中地災無情人有情,愛心如潮涌動的團結感人畫面,為四川加油、奧運加油、中國加油,祈福明天!)(四)學唱《讓世界充滿愛》的第二首歌1.聆聽歌曲課件展示歌曲背景及曲作者郭峰資料2.輕聲唱曲3.教師伴奏,學生唱歌詞,要求學生飽含深情地去唱。(設計意圖:用歌聲表達情感,使學生的情感在愛的旋律中被感染,被凈化。)(五)音樂舞臺,吟唱愛心,放飛愛心學生分組,以愛為主題歌曲比賽, 1、師:剛才我們一起聽賞學唱了四首歌,從愛動物到愛人類同胞到讓世界充滿愛,這一首首愛之歌,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懂得了真情的可貴,真情的偉大。現在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唱一支愛之歌獲得一顆愛心,看哪一組獲的愛心多,要有感情歌唱。 生: 討論、編排,教師可參與到學生當中去進行指導。2、學生的演唱。3、對每一組的演唱進行評價,采取自評、他評。4、愛心升華師帶學生激情演唱與手語表演《感恩的心》(設計意圖:進一步激活學生情感,為學生提供舞臺,培養學生合唱合作精神與充滿愛心的情懷。在愉悅中得到進步。滲透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保護全人類的愛的教育。)(六) 課堂小結愛,人類永恒的話題,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愛這個地球,愛這個世界,讓世界充滿愛!作業:下去多收集有關愛的名言警句與歌曲。結束:播放奧運歌曲《手拉手》與學生話別,讓學生踏著音樂的節拍離開教室。第二單元
《陽春三月》一、教學內容本單元的教學包括了兩個相互關聯、逐步深化的部分。1、“演練與探索”部分,課本呈現了一首《實驗實驗音樂——陽春三月》。這首實驗音樂作品是由三個不同的樂章組成,通過對這首實驗音樂三樂章——《春訊(ⅰ)(ⅱ)》、《春雷》、《春雨》的演練,力求使學生進入陽春三月陰雨綿綿,機耕轟鳴,萬物開始復蘇的田野,體驗“沙沙春雨”把生命的歌聲帶到農村千家萬戶的喜悅心情。2、“創造與表現”部分,旨在通過《實驗音樂——陽春三月》的“演練與探索”活動,啟發學生根據自己演練這首樂曲時的感受與體驗,模仿《春訊(ⅱ)》創造方法,對“集鎮的春節”這一議題進行生成式的創造構想,并運用各種簡易的記錄符號,嘗試設計《實驗音樂——集鎮的春節》,爾后分組進行表演展示,讓同學們共同分享、評價。二、教學目標1、能與他人一起運用人聲、打擊樂器以及其它音源材料表現《陽春三月》——第一樂章《春訊(ⅰ)(ⅱ)》、第二樂章《春雷》、第三樂章《春雨》的情景,并從中體驗陽春三月帶給人們的喜悅心情。2、能夠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嘗試設計《實驗音樂——集鎮的春節》,寫出表現的圖形譜,并與他人或小組進行表演與評價活動。三、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像,用人聲、口技、打擊樂器等模仿生活中的聲音,進行音樂探索與演練,開展創編與與表現活動,以表現特定的情景,從而使學生的感受能力和創造實踐能力同時得到發展。 四、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情景導入 1、聽賞:春訊(ⅰ) 這節課我們先來聽賞一段音樂,請同學們邊聽邊想。 (播放音樂)(1)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2)你聯想到了什么? (3)你能為它取一個名字嗎? 2、交流聽賞感受。(讓學生暢所欲言。) 3、老師激勵評價。同學們聽得非常認真,音樂感受力都很強,想象力也很豐富。大部分同學所取的名字都很符合符合音樂所表現的意境,充滿了詩情畫意。 三、探索與演練 1、朦朧的春意——人聲演唱表現 練唱《春訊(ⅰ)》的人聲部分。考慮到學生水平和時間關系,只練第三聲部的“6”音。 2、動物迎春——口技模仿 (1)模仿布谷鳥、牛、小雞、青蛙、鴨子、羊的聲音,以宿舍為一組進行創作、練習。 (2)分組表演。 3、春天的雷雨——打擊樂的演奏。 (1)引導學生借助打擊樂器來表現春天的雷雨。(大鼓、沙槌、吊鈸。) (2)請二至三組的同學上來即興演奏、點評。 四、創編與演練 (1)分組創編 (2)分組展示、評價、提高。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用人聲演唱、口技模仿、打擊樂器演奏等形式進行了一次有趣的音樂探索與嘗試,讓我們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去不斷發現和創造音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