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論真的是"理論"嗎?
多元智能理論真的是"理論"嗎?問:多元智能真的是“理論”嗎?此理論選擇了一些數據來支持自己的假設,卻忽略了其它數據。此外,它還沒有被實驗證實。因此這理論既不能在其存在時被否定,也不能與和它相抗衡的理論相比較。因為任何有意義的理論,都有它的對立面,而多元智能理論在這一點上則過不了關。
答:多元智能理論確實沒有考慮所有的數據,因為這么做是不可能的。它選擇了不同的做法:調查參考了不同研究領域,如神經學、特殊群體、發展學、心理計量學、人類學、進化論等等。多元智能理論就是調查以上研究的綜合成果。這些研究都指導和支持著一個理論,雖然沒有證明這個理論,但卻肯定了此理論站在正確的軌道上。
當然,這個理論目前只能解釋已有的研究發現,其正確性必須通過進一步的實驗才能得到證實。但如果說多元智能理論必須經過實驗之后才算是理論,這觀點顯然不對。
針對多元智能理論的控制性實驗,既可能證實也可能推翻它自己。幾點設想浮現在我腦海中:測定智能的獨立性,調查不同文化背景下智能的共同性,研究智能發展的穩定性。然而即使在進行這些實驗之前,仍然有別的方法能夠否定多元智能理論。我最初的設想,在《智能的結構》一書中稱之為“主觀因素分析”,就是要發現人類所具有的為數不多的能力。這些能力既是人類生理上自然產生的,又有教育上的用途。如果其它研究人員審查同樣的實驗數據或新的實驗數據,發現這些結果更有力地支持另外一組才能,多元智能理論就值得懷疑。如通過適當方法的評估,這一組才能之間有著明顯的相關性,則智能獨立的觀點就應被否定。
當然,這理論可能在一些細節上被否定。也許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些智能中的一個或幾個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被確認,也許還有我沒有想到的智能,也可能智能并不象我所說的那樣獨立。上述的每一種可能性,都可以通過實驗來證明。也可以提供方法或手段來否定或修改、重建多元智能理論。但在修改時,說不定這理論本身還會有可用之處。
問:心理計量學文獻中大量的證據表明,人類的一般智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這種以字母g(通用智力因子——譯者注)表示的特性,能夠由測試分數的統計分析得到可靠的結果。多元智能理論里沒有g的位置,那么怎樣解釋如此大量的數據呢?
答:我沒有否定g的存在。我懷疑的是,除了狹窄的學校環境以外,g到底有多重要?g的證據,幾乎全部來自語言和邏輯智能的測驗。而這些測驗所測量的技能,都是對學校課業中良好的表現有價值的技能,它們當然能夠可靠地預言在學校里的成功或失敗。正因為如此,也能預測最后一學年的考試分數。可這些測試卻不一定能那么準確地預測出學生在校外工作中的表現。
其次,這些測試幾乎都僅僅依靠簡短的問答題來進行。再就是一些與在學校里成功與否有關的特定考試技巧,而不需要其它任何別的東西。這些技巧,只是有利于得出被測試者之間的差別和結果的相關性。如果能發明一種可靠的測量不同智能的測驗,不僅僅依賴紙筆簡答完成,而改用該領域內的物質和題材,我相信那時產生g的相關性就會大大減小。音樂智能的測試,應該檢驗某人分析或創作音樂作品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讓他們在相對音高的基礎上比較兩個單音。我們所需要的空間能力的測試,就是檢查受試者找到自己的道路的能力,而不是僅僅給出多項選擇問答,讓受試者描繪從不同視覺角度看到的幾何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