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論在我的教育實踐中的運用
多元智能理論在我的教育實踐中的運用步入21世紀,"以人為本,以培養創造性人才為宗旨"的現代教育思想越來越深入人心,實驗證明:創造力首先要通過早期教育才能得到發展,事實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要比成人強。問題是我們運用什么樣的理論,通過什么途徑開啟幼兒想象的大門,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幼兒與生俱有的創造潛能得到開發利用。
哈佛大學的霍華德.加德納教授,綜合生物學、神經學、心理學等科學概念,創立了多元智能理論。這一理論的多元性啟示我們尊重和接納幼兒之間本身存在的差異性的同時,促使我們樹立課程整合思想,在教育實踐中緊緊圍繞培養幼兒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幼兒拓寬綜合運用多元智能進行一系列由淺入深的感知、探索實踐的空間,美術活動突出幼兒動手做與自我認知與情感的表現,賦予以幼兒廣闊的想象與創造空間。美術可以說是幼兒的另一種重要語言。在力求和諧整合多種智能領域活動的網絡式主題活動實施過程中,充分滲透美術活動,挖掘美術的表現手段與教育價值,將大大提高幼兒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 一.在網絡式主題活動中,尊重幼兒興趣與發展需要,突出美術的自我表達手段的同時,實現對多種智能領域活動的整合,促進幼兒有效發展。
加德納提出人具有八種智能理論,它能夠更為準確的描繪人類能力的面貌,這八種相對獨立的智能,每種智能的高低在一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體現,即一個人既有相對優勢的領域又有相對弱勢的智能領域,即幼兒在學習方式上體現出明顯差異的同時,在表述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上也存在著不同。因此,在網絡式主題活動中,根據幼兒興趣與發展需要,和諧地整合各種智能領域活動,是我們實施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實際能力有效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今年"六.一"兒童節我們去了北京海洋館,在這之前我們把這個消息告訴孩子,孩子們都興奮不得了,開始了海洋館的討論。郜軼飛說:"海洋館里的動物都生活在海洋里。"關澤亮歪著小腦袋說:"海里的東西可多了,有大鯊魚、海豚、蝦、海星。"李丁說:"海里還有許多貝殼和會發電的魚!"此時,王澤蓬不解地問:"海里怎么會有發電的魚呢?"孩子們的好奇和疑問,讓我們大家都十分樂意去探究"神秘的海洋生物",我預設出一個關于主題系列活動的網絡圖,并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根據孩子們探索興趣和發展需要進行了調整與完善,為豐富孩子們認知,我去閱覽室借了許多關于海洋生物的書放在圖書區給孩子們取閱。他們對書里的內容十分感興趣,孩子們發現一些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總是孜孜不倦地在討論。遇到弄不明白的問題就拿著書來問我這,問我那,有不少小朋友纏著我介紹書里的內容。在此過程中,我們發現,孩子們遇到問題敢于大膽地向老師和小朋友表達出來,增加小伙伴之間的交往,同時也可以看出孩子們對自己困惑的問題也是專心致志,努力地獲取答案,培養了孩子們的意志力。
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和探索,孩子們對許多海洋生物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對于區別不夠明顯的海洋生物之間的比較與分類問題感到很困惑,并顯現出了濃厚的探索興趣。因此,我們開始了融計算概念、科學常識探索、美術創作表現等為一體的分類圖制作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動腦筋,商量出了制作分類圖的格式。通過討論小朋友們確定將分類圖制作在門口的手工版面上,并且貼上蘭色的底紙象征海洋。小朋友們根據興趣組成了分類標志組與海洋標志繪畫組開始了創作活動。我用花邊剪子剪一條條的橫線時。王婧菲提醒道:"蒼老師,你用皺紋紙剪成小細條,一擰一擰的貼成一條直線多好!"我聽了王婧菲的提醒頓時也有了靈感,按她的方法貼好了分類線。沒想到做出來既簡單又實用,又漂亮。孩子們看了都說:真漂亮,好像是蘭色海水上的波浪;顒咏Y束了,孩子們看著自己通過努力完成的漂亮的作品,很是高興。這時,沈如意拿著自己剪的小魚對我說:"蒼老師,我剪的不太好",這話正巧被孟維樞聽見了,他鼓勵沈如意說:"沒關系的,只要你認真剪,多試幾次會進步的!"孩子們聽了孟維樞的話覺得很有道理,都給他鼓掌。在活動的整合過程中,我們十分注重每個活動的自然遞進性,融入不同領域的知識,突出美術表現手段;顒又泻⒆觽兎e極出主意、想辦法、商量,分工合作,都盡到了一份"小主人"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