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教學案例(精選2篇)
多元智能教學案例 篇1
多元智能教學案例
中國有句俗語:人各有所長。放眼四顧,我們常常看到生活中有人工于運算,有人精于言談,有人長于舞蹈,有人專長繪畫……
1983年,哈佛大學加德納博士指出人有多種智能,并同時指出:如果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教育,每個人都能使自己的各項智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他的理論給我的啟示是,教師在教學中如能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智能潛質,依據多元智能理論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法,就能真正地立足于學生實際,做到因材施教。
以下便是一個視覺一空間智能在語言教學中成功應用的案例。
所謂視覺一空間智能,是指人們利用三維空間的方式進行思維的能力,通俗地說就是指那種把外在空間的影像“具體化及立體化”的能力。一般空間智能高的人,都是善于掌握空間、形狀、線條、色彩,還能創造或解釋圖形信息的人。建筑師、設計師、雕刻家、畫家等都是空間智能較高的人。
上學期在我任教的班級有個從外地剛轉來的女孩,她的空間智能比較發達,平日能說會道,能唱會跳,她演的小豬小狗繪聲繪色,她畫的花花草草栩栩如生。平時同學們都很愛在她身邊湊,因為她總能想辦法把別人逗樂。按說這樣的孩子應該是很有靈性的,但是開學初期。她的父母就對我說:孩子自小基礎差,語文數學成績都不好,學習上實在“不太聰明”,還說她很討厭、很害怕上英語課,現在到了四年級,只怕是越學成績越跟不上了。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她真像他父母說的那樣:上課總是與課后形成鮮明的對比。每節英語課,她都是靜靜地坐在座位上,好像老師講的知識和她沒有一點關系。我曾多次鼓勵她勇敢發言,但她總是羞澀地搖頭,說得多了,她就自卑地低下頭,再不敢抬頭看我了。
這天下午我在批改學生的英語考試卷,發現她的卷子幾乎是空白。
我把她找到辦公室來。試卷不難,大部分都是單詞,記單詞是小學高年級英語的一項主要任務呀。“你回家練單詞了嗎?”“練了。”她小聲地說。“真的練了嗎?怎么還錯的這么多?”“我真的練了。”她漲紅了臉跟我解釋,隨即又低下頭“就是練不會。”認真練了還能不會?我有些生氣了,但看到她的表情,我又把火氣壓了壓。“你是怎么練得”“我一遍遍的寫,就是記不住,有時還把單詞的意思混了”。把幾個顏色的單詞搞混了。
我沉思地打量著眼前的孩子,沒說話。在其他方面那么有天賦的一個孩子,卻在背英語單詞這方面有這么大的障礙,如果我還是批評她,讓她繼續用她的方法死記硬背,她永遠也不會對英語感興趣,自然是越學越差。天天說讓孩子主動發展主動學習,卻不知道孩子連最基本的學習技能都沒掌握。就讓一切從現在開始吧!死記硬背對她來說效果等于零,那么什么方法對她有效呢?我突然想到有一次看她的積累本,整理得特別漂亮,在搜集的材料旁邊還能配上能表示合適意思的畫,看看很有意思的。我忽然想起校長曾講給我們聽的多元智能教數學實例中,那個用舞蹈果表達文字意思的姑娘。何不一試?我遞結她一張紙片,一盒彩筆。她驚有地看著我。“你很會畫畫的,老師很愛看你的畫。今天我們就用這些彩筆來記住這些表示顏色的單詞,好不好?”
“行。”她明白了我的意思,一臉欣喜。“你先用這些單詞表示的顏色,來畫你喜歡的畫。”于是,長長的綠綢子、藍色的衣服、白色的紙飛機、紅色的蘋果、黃色的梨,六種彩色的氣球,寥寥幾筆便在她的手中誕生了。“你畫得太棒了,現在你一邊畫綠綢子,一邊說‘green’”,很快這個單詞她就掌握了。“用這種方法再來試試其他單詞。”一會工夫,她說都記住了。“現在咱們來考一考,別害怕,腦子里就想想你剛才畫得這些東西。”20分鐘我幫她記住了以前她一個小時都難記住的10個單詞。“聽說你的表演也很棒,以后你還可以用表演的方法來記對話和課文。”
“今后,你能經常在腦子里畫一些畫兒,想一些你感興趣的畫面,來幫助學習嗎?它可是你最拿手的。”我及時加以鼓勵。
一次偶然的成功,帶給我很多啟示。這個案例中,我把發展良好的空間智能——畫畫,引入到強調語言智能的教學中,以形象直觀的簡筆畫,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抽象的單詞。
多元智能理論指導教學的一個小小事例,使我感慨萬千。它充分說明了每個孩子都是鮮活的個體,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擁有各項智能,只是達到的程度不同而已。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途徑,讓他們更多地享受成功,幫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使他們發展多方面的潛能。
早在春秋時期,孔老先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見解。的確如此,人的智能方式不一,人的智慧鑰匙就存放在不同的地方,就看我們的老師、家長能不能幫孩子找到那把通向成功的鑰匙!
多元智能教學案例 篇2
日本學校的多元智能教學案例 舞崗高級中學多元智能教學案例
神奈川縣的舞崗高級中學是臨近日本東京的其中一個大城市——橫濱的一所普通中學。我于1999年4月至2002年3月在那里任教。這里的學生們看起來對英語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他們的閱讀能力處于中等以下水平。我在這里執教過三年,教過高中一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11年級的閱讀和口語、聽力和語法。下面是我教學中的體驗。這些體驗充滿著多元智能觀的教育反思。
1.漫畫繪制式英語教學
學生們通常能領會一篇課文中的故事,但是很難用英語或日語來表達出來。因此,我便讓學生們為一篇故事畫8篇連環漫畫。這些連環漫畫展示出他們對故事理解的程度。例如,在一篇故事中,作者寫道:“此時,我們有一個黃黑色的氣球。”有些學生畫了兩個氣球,其他學生畫了一個黃黑條紋相間的氣球。那些具有空間智能的學生用真實手法畫了一些漫畫。他們的圖畫比課文中的描述還要生動。還有一些語言智能較強的學生問我他們能否在漫畫中的氣球下面再寫上幾行話。英語較好學生盡力用英語來寫,其他同學則用日語,認真描寫著人物特征和故事背景。經過反復閱讀故事之后,他們便著手畫漫畫,并且在不能順利理解原文意思時互相討論,或者問我他們的翻譯意思是否正確。課堂氣氛便從以教師中心的教與學的活動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的活動。空間智能強的學生對自己的作品表現出很強的自豪感。在第二節課上,我請每位同學講述課文中的故事,同時展示他或她的漫畫。“漫畫繪制式英語教學”的教學活動實際上培養了學生的兩個主要智能:語言智能和空間智能。
2.學科整合式英語教學
如今,學科整合不僅是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而且也是課堂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使得不同學科同時呈現在同一節教學活動的做法,已經被納入多元智能教學模式。通過數學問題進行英語教學非常有利于那些數學智能顯著的學生提高閱讀能力。這里有兩個例子:例1如左圖所示,“四個相等的圓,每個圓的直徑為一英尺,構成四個切點。問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多少?”;例2如右圖所示,“一輛貨運火車離開2小時后,一輛客運火車以平均每小時60英里的速度駛向同一方向。4小時后,客車超過了火車。問貨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數學智能強的學生顯得異常興奮地參加這樣的英語學習活動。可是平時如果他們的英語基礎不好,那么他們會表現得非常沉默。然而,這次他們特別渴望知道問題的意思是什么。一旦他們能通過運用英語理解這些數學問題的意思,他們就會著手解答這些問題。
這些學生開始發揮自己的數學特長,表現得非常積極地教其他同學進行解題。他們愉快地解答用英語描述的數學問題,并自豪地教其他同學。由于他們對同學們十分友好,并且知道同學們的問題難點所在,所以,他們發揮的作用決不遜色于任何教師,甚至更大。
最重要的問題是什么時候組織這樣的數學式英語教學活動。如果閱讀材料是有關科學、技術和數學方面的,那么,這類活動很適合。教師們不能僅僅追求課堂的有趣性,而要注意適合文部省審定的教科書要求。
1. 30 2.40 3. 58 4.60 5.120
例1 例2
“學科整合式英語教學”至少培養學生的以下三種智能數學一邏輯智能、語言智能和人際交往智能。
3.情景表演式英語教學
最令人激動的嘗試是戲劇表演。口語課本介紹了許多場景對話,包括一些有用的英語短語。學生通過情景對話學習到一些有用的短語后,他們把這些短語按每組3~4個排放在不同位置制作不同的圖案。學生們在課堂上展示他們制作的圖案。然后,他們通過使用評價表格圖“rubrics”開展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表格圖的其中一項是問他們在圖案的位置上能否在真實生活中使用這些英語短語。學生們幾乎都做出肯定的答復。重復幾次這些活動后,教室里仿佛培訓出了一些演員。他們成為小組的領導,并指導其他小組的表演活動。
最大規模的一次表演活動是選自迪斯尼電影的“阿拉丁”。我和學生們一起反復觀看這部錄像,記下其中的詩句,領會主要意思,練習其發音,以及分析每個人物性格。他們討論如何塑造這些人物形象和各自扮演的角色。有些小組的學生自己制作了道具和服裝,其他組同學爭先恐后地為電影主題曲伴唱。大家都非常喜歡扮演阿拉丁、茉莉和珍尼三個角色。
“情景表演式英語教學”活動所發展的智能類型包括:語言智能、人際交往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和自我反省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