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四節生態系統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出生態系統的組成。
(2)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3)認同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2、技能目標:
(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學生自學能力培養,觀察能力、提出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
(3)學會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環境、社會等實際問題相聯系,并運用到生活中去。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鼓勵學生通過分析活動自己找出答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愛護我們的家園——生物圈。
(3)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生態系統的組成。
2、認識到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
3、理解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難點:1.理解生產者這一概念。
2.理解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是有限的。
●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搜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啟發式教學法。
●課前準備:
1、學生:草、兔、鼠、狐、蛇和鷹6種生物面具的準備;
小組收集環保資料。
2、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引言: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生態系統的有關知識,先讓我們跟著一段錄像一起去領略大自然的魅力。
明確本節課的主題,觀看錄像,融入本課的學習氛圍之中。 簡短的引言帶出當堂的課題后,播放錄像,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眾多的生態系統。
知識歸納
結合錄像啟發學生說出在錄像中所看到的生態系統類型。
仍結合錄像,引導學生分清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作用。
根據學生所答,歸納出生態系統的組成及食物鏈。 小小組合作:
思考并積極回答問題:(1)在錄像中,你看到了哪些生物?這些生物之間有什么關系?(2)這些生物的生存,還需要哪些條件?
嘗試歸納出生態系統的概念與組成。
完成生態系統組成圖解 (1人上前完成) 通過播放錄像,啟發學生回憶所看、所學知識,積極參與問題的思考,并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師生共同小結生態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活動激趣 組織學生做食物鏈游戲:
屏幕顯示6種生物,組織好所有學生參與游戲。對于積極參與6種生物角色扮演的學生給予大力的肯定,并與其他學生一起理清6種生物相互間的關系。最后帶出食物網的概念。 各小組按要求做游戲(既快又準確的小組代表發言)
6位學生代表分別扮演草、兔、鼠、狐、蛇和鷹6種生物,找出其中的食物鏈并逐一展示。其余學生糾錯。 通過游戲,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學生能
鞏固所學知識。
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以致用 播放小動畫“阿寶種草記”。(阿寶參與到西部的大開發中去。他想讓草原上的牧草避免給鳥吃光,使之長得更好一點,他給牧草加上了網。結果他好心辦壞事,牧草反倒被蟲吃光了。)
小結:在草原上,草、蟲、鳥之間形成一條食物鏈。
顯示對比圖表(加網前和加網后,草原上,草、蟲、鳥之間數量變化的曲線圖),指導學生正確利用圖表 ,并參與小組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