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
課后習題點拔
課中思考題
1、北魏頒行俸祿制能否達到防止貪污的目的?
北魏實行俸祿制在一定限制了貪污的出現和發展,但是它不可能完全的,從根本上防止貪污的出現。因為貪污的出現及程度與政治清明有很大的關系。
課后習題解答
閱讀與思考提示:
與漢服俑較為相似,因為孝文帝移風易俗的一項措施就是改鮮卑服為漢服。
解析與探究提示:
北魏孝文帝設計遷都洛陽,遷都洛陽后,促進了洛陽的經濟文化的發展,加速了鮮卑族的封建化進程,有利于北方的民族融合。
自我測 評答案:
1、背景:(1)北魏崛起并統一黃河流域;(2)統一黃河流域以后面臨嚴重的統治危機;(3)馮太后臨朝聽政并培養孝文帝學習漢族先進文化;(4)孝文帝自身的個性品質和對漢文化的了解;(5)民族大融合趨勢出現。
2、主要內容有:(1)經濟上實行均田制與三長制;(2)政治上整頓吏治、遷都洛陽、實行漢制與移風易俗。
3、影響:(1)有利于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
(2)促進了北方經濟的發展:
(3)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 了封建統治;
(4)加強了民族大融合,為國家結束分裂、走向統一和促進封建社會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5)孝文帝是我國少數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華民族的千古功臣。
參考答案:
1、答:(1)孝文帝改革接受漢族先進文化,移風易俗,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2分)
(2)均田制的推行,使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國家征收賦稅和征發徭役。到 唐朝中后期,隨著土地兼并的嚴重與土地買賣 的頻繁,加上安史之亂的破壞而 逐漸瓦解。(4分)
(3)都獲得了成功;都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都改變了原有的生產關系;都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3分)(只要答出3條即可得滿分3分。)
2.(1)主要矛盾:雅典貴族和平民的矛盾。(1分)
開辟道路:改革賦予了雅典平民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 權力。(1分)
(2)廢 除井田制,獎勵耕織,推動了地主制經濟的發展(承認土地私有,確立了封建 生產關系)。(3分)
(3)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向中原先進農耕文明的轉變(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民族融合。(4分)(答出“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作出了貢獻”,或“促進了北魏經濟文化的發展(可得1分,該問得分不超過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