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教案
3、措施
(1)表現①起用 參與國家大政。② 成為國家規定的教科書。
③興辦 ,打破了以往由貴族官僚世代為官的陳規,大大提高了儒學的地位。
④全國各郡縣設立學校,初步建立了 。
(2)影響: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祟的 思想,逐漸成為 。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 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
【學習目標】
1. 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的背景.特點.內容.作用.措施
2. 漢代儒學的內容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的背景.特點
(二) 合作探究
1.漢代儒學的內容①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②宣揚“君權神授”并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
③提出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后人歸納為“三綱五常”。
2.漢代儒學的作用:有利于鞏固君權.維護統治秩序,對扭轉內外松弛的局勢十分有利.
3、措施
(1)表現①起用儒學家參與國家大政。
②儒家經典成為國家規定的教科書。
③興辦太學,打破了以往由貴族官僚世代為官的陳規,大大提高了儒學的地位。
④全國各郡縣設立學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統。
(2)影響: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祟的正統思想,逐漸成為 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精講點撥】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戰國后期,諸子已開始嘗試以自己的學說統一思想。……《呂氏春秋•不二》篇宣稱:“聽眾人議以治國,國危無日矣”。 “故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思想大一統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議秦始皇采取強硬措施)“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名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也,醫樂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建議,“下焚書之命,行偶語之刑”,從而造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戰國時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學術空氣被窒息,廣袤的思想原野上,萬馬齊喑。
——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