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教案
2.【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董仲舒的“三綱五常”學說,很好地體現了統治者的利益;但它也束縛了人們的頭腦,形成了封閉、保守、落后等民族性格。【答案】d
3.【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了文化的統一,從而鞏固政治上的大一統,故選b。【答案】b
4.【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董仲舒對儒學進行改造,使其具有了鞏固君權、維護專制統治的作用。【答案】b
5.【解析】漢初推行了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政策,國家實力增強,但仍面臨著嚴重的社會危機。如諸侯國實勢力日益膨脹,土地兼并劇烈,匈奴為患,這些都威脅著西漢的穩定。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強中央集權,采取積極有為的政策。因此答案選b。【答案】b
6.【解析】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儒家思想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展,因此③說法不對。凡備選項中有③均可以排除。【答案】b
7.【解析】緊扣“有善質” “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考慮。本段話的意思是說,人本性天生是善良的,而在現實中卻不善,所以上天設立君主,引導人民從從善,強調了君權的神授。【答案】d
8.【解析】儒學神學化、儒學宗教化、孔子教主化,是指儒學的獨尊地位,這是從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開始的。【答案】a
【課后練習與提高】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題,概括材料中心意思,并注意聯系、歸納教材內容。第(2)題,材料2是秦朝時期“焚書坑儒”;材料3是西漢“獨尊儒術”。第(3)題。根據材料4即可判斷并概括核心思想。 第(4)題,主要從自身發展和時代需要方面回答。
【答案】(1)實施德政;禮治。興辦私學;編撰書籍。(或周游列國宣傳主張)
(2)反對和肯定。發展儒家學說;提升儒家地位。
(3)言論一:朱熹;“存天理、滅人欲”。言論二:王陽明;“致良知”。
(4)不斷吸收發展(或答具有包容性);符合時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