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法西斯國家的擴張和反法西斯斗爭的開始1
師:1937年,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從此展開了歷時八年的全民族英勇抗戰。
飽受日本殖民統治之苦的朝鮮人民,也為爭取民族解放展開了英勇斗爭。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互相支援,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請學生閱讀教科書中中朝軍民并肩抗日的小字)
生:(閱讀小字)
2.埃塞俄比亞人民抗擊意大利法西斯
(1)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亞
師: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對意大利打擊十分沉重。為奪取原料和銷售市場,意大利竭力想建立一個環繞地中海的殖民帝國。(教師向學生展示地中海周圍歐、非兩洲20世紀30年代的形勢圖,請學生根據當時形勢分析意大利的侵略意向)
生:(學生看地圖,發表意見,并闡述理由)
師:意大利很想把觸角伸向巴爾干和多瑙河流域,這就與英、法、德帝國主義利益相沖突。意大利是一個貧弱之國,無力與英、法、德相抗衡,它在歐洲的侵略意圖只好忍痛作罷。于是就把侵略的主要方向轉指非洲。再請同學們看看,在非洲大陸地中海沿岸,意大利可以在何處落腳?
生:(根據30年代非洲形勢圖進行分析并作答)
師:30年代的非洲唯有埃塞俄比亞和利比里亞是獨立國家。埃塞俄比亞位于非洲東北部,控制著從地中海經紅海到印度洋的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并且擁有煤、鐵、銅、硫磺、黃金等豐富的自然資源。意大利占領埃塞俄比亞既可使其東非殖民地聯成一片,又能威脅英國在地中海的交通命脈和在非洲的殖民地。
1935年10月,意大利30萬軍隊分北、東、南三路在飛機和坦克的配合下,對埃塞俄比亞不宣而戰。(展示埃塞俄比亞地圖,用電腦演示戰爭進程)
(2)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
師:作為國聯成員的埃塞俄比亞當受到侵略時,本應得到國聯的援助和保護,但是操縱國聯的英法卻出于自私的目的,對意大利的侵略行徑采取姑息縱容的綏靖政策。(請學生看教科書中“綏靖政策”和英、法向意妥協原因的小字)在世界公眾輿論的壓力下,國聯才不得不宣布意大利是侵略國。國聯聲稱對意大利采取經濟和財政制裁。(用電腦展示制裁內容)意大利是一個嚴重缺乏石油的國家,其侵略埃塞俄比亞的主要運輸通道要經過蘇伊士運河,但是國聯制裁卻沒有把石油等重要戰略物資列入禁運范圍,英國掌握下的蘇伊士運河還照樣供意軍使用。美國則在“中立法”的掩蓋下,(請學生看有關“中立法”的小注)通過第三國,拼命向意大利出售石油和其它戰略物資,而埃塞俄比亞人民卻失去了購買美國武器的可能性。由此可見,在意埃戰爭中,國聯的制裁和美國的“中立法”都有利于侵略者,而打擊了被侵略者。
(3)埃塞俄比亞的失利
師:30年代的埃塞俄比亞是一個落后的封建國家,即使正規部隊的士兵也不能人手一支老式步槍,許多人只能手持長矛大刀去作戰。在基本上是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埃塞俄比亞人民同仇敵愾,高呼著“堅決抗敵,至死不屈”,英勇地投入了保衛祖國的神圣戰斗中。人民群眾用鏢槍、盾牌來抵抗用飛機、大炮、坦克武裝起來的敵人,英勇殺敵,他們埋藏糧食,填塞水井,迫使找不到糧食和水源的敵人只得撤出已占領的地方。
為了盡快占領埃塞俄比亞,意大利法西斯瘋狂地屠殺埃塞俄比亞軍民。甚至公然踐踏國際公約,滅絕人性地施放毒氣。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后來回憶道“我們經得起飛機的轟炸,但是對付不知不覺落到臉上和手上的毒劑,我們就束手無策了。”埃塞俄比亞正規軍被擊潰了。1936年5月,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淪陷,意大利宣布把埃塞俄比亞并入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