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法西斯國家的擴張和反法西斯斗爭的開始1
請同學們分析埃塞俄比亞抗意斗爭為何失敗了?
生:(思考作答)
師:我認為埃塞俄比亞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落后。由于埃塞俄比亞生產力水平過于低下,意、埃兩國經濟實力、軍備優劣過于懸殊,才導致埃塞俄比亞失敗。當然英法的綏靖政策和侵略者的殘暴也是意大利侵略得手的重要條件。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造成新的戰爭策源地,當意大利站穩腳跟后,就開始覬覦鄰近的法屬殖民地,威脅英國的紅海航線。英、法與意大利的關系大大惡化了。
三、西班牙內戰
1.西班牙內戰
師:1936年西班牙爆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國。
根據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決議,處在白色恐怖下的西班牙共產黨為爭取工人階級的統一和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而進行斗爭。1936年1月,西班牙人民陣線成立。它把工農群眾、絕大多數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一切自由民主力量聯合起來了。1936年2月舉行大選,人民陣線取得了巨大勝利。左翼共和黨人組織政府。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社會改革和促進民主的措施。這些措施深受廣大人民的擁護,但卻遭到了國內外反動勢力的猖狂反撲。
(用電腦軟件演示西班牙內戰過程) 1936年7月,西班牙軍隊的將領佛朗哥(出示佛朗哥像)等人發動反對共和國的叛亂。但是忠于共和政府的部隊和廣大工農群眾以及小資產階級奮起保衛共和國。共和國軍控制了首都馬德里,工人解除了叛亂部隊和法西斯分子的武裝。
2.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
師:當叛亂顯示出失敗征兆時,德、意法西斯便在1936年7月公然對西班牙進行武裝干涉。先是派遣大量運輸機把西屬摩洛哥佛朗哥的叛軍和軍需品運到西班牙本部,同時把大批坦克、飛機、武器、彈藥送給叛軍;繼而又派出正規軍,直接進攻西班牙共和國。這樣,西班牙內戰就演變為一場西班牙人民反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戰爭。德、意為何要卷入這場戰爭呢?下面我給同學們提供一組材料,請大家分析材料,談自己的看法。(教師展示材料)
材料一 西班牙地處歐洲西南的伊比利亞半島上,北與法國相鄰,南隔寬僅20公里的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相望,位扼大西洋地中海航道的咽喉。從近代以來,企圖爭霸世界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大國總是競相爭奪這個戰略要沖。特別是老牌帝國主義英國,為控制這條對它生命攸關的航路,在海峽上霸占著一塊屬地直布羅陀,建立軍港,以保證自己航道的安全。
——摘自王春良等《世界現代史》上冊
材料二 西班牙在一定程度上是英、法、美的勢力范圍,長期以來英、法、美在這里進行著大量投資。
——同上
材料三 西班牙擁有鐵、煤等豐富的戰略資源。
——同上
材料四 一個納粹將軍說:“我們對西班牙的干涉使我們能在法國和英國的主要戰略路線上站住腳……由于在西班牙有我們的陣地,我們就處于有利的地位,控制這個戰略地區的要沖。”
——同上
材料五 德國將領賴歇瑙說:“西班牙對德國來說是戰爭的高等學校”,“比在和平條件下訓練十年”更有益處。
——摘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現代史編》
材料六 希特勒說:“從法國方面看,佛朗哥的百分之百的勝利并非令人稱心如意的。我們對繼續戰爭和保持地中海的緊張局勢更感興趣。”
——同上
生:(研讀材料后,發表意見)
師:(根據學生作答情況進行總結)同學們還可以根據當時的歷史狀況和國際形勢來分析德、意干涉西班牙內戰的戰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