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1
單元檢測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蔡元培曾撰寫過這樣一副挽聯:“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愿吾儕后死者,齊心協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該挽聯悼念的是( )
a.孫中山 b.宋教仁 c.陳獨秀 d.魯迅
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閱讀材料的能力和對基本歷史事件特征的再認能力。材料提到“三民五權”,應指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五權”主張;推翻數千年專制,應指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應出自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遺囑。
2.上圖為同盟會的綱領,孫中山把它闡發為三民主義。下列有關三民主義說法錯誤的是( )
a.民族主義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民權主義是“創立民國”
c.民權主義是“恢復中華、創立民國”
d.民生主義是“平均地權”
答案 c
解析 民族主義指“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權主義指“創立民國”,民生主義指“平均地權”。
3.孫中山在《三民主義與國家前途》中指出:“所以倡民生主義,就是因貧富不均……聞得有人說,民生主義是……奪富人之田為己有,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隨口說說,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價的法。”這表明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反對( )
a.奪取地主土地 b.收買地主土地
c.土地國有政策 d.國家核定地價
答案 a
解析 孫中山三民主義中“平均地權”是要收買地主土地,而不是剝奪地主土地。
4.《雜文月刊》曾刊登過一篇名為《中國簡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則徐說:我銷;洪秀全說:我反;康有為說:我變;孫中山說:看我的。”對其認識正確的是( )
a.純屬缺乏歷史依據的文學夸張
b.反映了近代中國人的救國探索
c.都加速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d.四者的斗爭對象和斗爭方式基本一致
答案 b
5.1920年11月,孫中山指出:“有人說推翻清室后,民族主義可以不要了,這話實在錯了,即如我們住的租界,外國就要用治外法權來壓制中國人,這還是前清造成的惡果,現在清廷雖然不能壓制我們,但各國還是壓制的……所以我們還是三民主義缺一不可的。”這番話表明孫中山( )
a.仍堅持原來的三民主義
b.明確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
c.在反帝問題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對帝國主義
答案 b
6.1924年,當宋慶齡問孫中山“為什么需要共產黨加入國民黨”時,孫中山回答說:“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要救活它需要新血液。”孫中山接受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發展三民主義指導思想的內容有( )
①提出民生主義 ②提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主張
③提出聯合蘇俄的主張 ④提出節制資本的主張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新三民主義提出了反帝和節制資本,①屬于舊三民主義,③屬于三大政策。
7.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城西北郊的楊家嶺村溝口中央大禮堂舉行,主席臺前的石拱上書寫著“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的大幅標語。這說明( )
①毛澤東思想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 ②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③中共開始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過渡 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實踐經驗進行了科學的概括與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