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內容
俄國:十二月黨人起義(1825)
亞洲
爪哇人民起義(1825)
中國:禁煙運動(1838)及虎門銷煙(1839),鴉片戰爭(1840),
廣州和約,南京條約,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望廈條約及黃埔條約(1841-1844)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內容
單元引言分析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思想界逐漸出現西學熱,主張向西方學習。以“師夷長技以制夷”、“師夷長技以自強”、維新變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學、接受馬克思主義為標志,從學造器物、仿行制度,到研究思想解放,探求強國之...
專題五 [內容標準]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主要理論貢獻,體會其為創立馬克思主義學說而不懈奮斗的探索精神。簡述列寧領導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基本史實,認識其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方面的貢獻。...
一、學法指導1.如何學習19世紀中國思想史專題知識19世紀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思想史主要包括鴉片戰爭后林則徐、魏源學習西方軍事技術的新思想,曾國藩、李鴻章“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思想,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思想和孫中...
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三 理性與自由的啟蒙一、學法指導1.主要概念:理性主義項目含義目的本質地位內容人的思考、判斷保障人的自然權利資產階級民主、科學啟蒙運動的旗幟方法人的思考──怎樣思考(科學)──思考什么(人的權...
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教案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對人的價值的闡述智者學派:古代希臘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
一、教材分析課標要求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本課屬于必修ⅲ文化發展歷程的“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這一單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學東漸與維新變法思想”,下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貝多芬創作《第九交響曲》期間生活歷程的學習,進一步理解貝多芬為歌頌歡樂而畢生不懈執著追求的崇高品質,逐步走進大師的內心世界。 2. 學習本文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的表達方式。...
第三單元 工業社會的來臨第9課 英國工業革命教案一、背景——工業革命的孕育1、定義:工業革命是指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轉變的過程。...
第三單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課 改革迫在眉睫一、教材分析【課程標準】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1)識記:北魏的崛起與北魏重新統一黃河流域;北魏學習漢族封建政權的統治方式;宗主督護制;賦稅制度缺陷;馮太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