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案
通過宗教改革,人們不再盲目迷信羅馬教廷的說教,出現了新的基督教派,稱為新教。這場改革首次在天主教神權統治體系中打開了一個缺口,【影響3】為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宗教改革開辟了道路。
簡述:馬丁•路德首先確立了與羅馬教廷說教不完全相同的基督教派,嚴重沖擊了羅馬教廷的神權統治。基督教世界出現了分裂,出現了更加符合歷史發展趨勢和資產階級利益要求的新教。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還為歐洲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宗教改革開辟了道路。發生在德國的這場改革很快波及了歐洲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加爾文教和英國國教先后創立,形成了基督教三大新教教派。結構如下圖所示: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發表有何意義?【答:答案提示: “九十五條論綱”的內容否定了教皇和教會的權威;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對羅馬教廷的風潮,揭開了歐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2.簡述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延伸:
閱讀與思考
“贖罪券能并且僅僅能免除教會的懲罰;教會能免除教會所加的懲罰,不能免除上帝所加的懲罰。”
“贖罪券決不能赦免罪過;教皇本人無權作此赦免;赦免葬過之權屬于上帝。”
“贖罪券不能免除上帝對菲過的懲罰;那種權力也僅僅屬于上帝自己”。
“真正悔改的基督徒勿需贖罪券就得到上帝的赦免不需要用贖罪券,基督要求每一個人做這種真正的悔改。”
——“九十五條論綱”
請你閱讀上述材料,聯系相關歷史事實,分析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實質。
參考答案:實質是使德意志民族從政治上、經濟上、思想上徹底擺脫羅馬教廷的控制,加強王權,實現國家統一,表達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要求。: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實質上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的社會運動,為德意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解除了精神枷鎖。
【合作探究4】新教與天主教(舊教)的差異
宗教改革運動后,從天主教中產生出新教,它在諸多方面與天主教(舊教)有所差異,具體表現如下:
(1)在經典方面,新教認為,《圣經》是教徒的唯一最高權威,而天主教則認為《圣經》只有通過羅馬教廷的解釋才能成為教徒的最高權威。
(2)在教義方面,新教不承認沒有《圣經》根據的天主教傳統教義——瑪利亞、煉獄說,而天主教則主張瑪利亞為天主教之母和煉獄之說;新教主張“因信稱義”,信徒靠信仰與上帝直接交通,無須神父作中介;新教主張要破除羅馬教皇的絕對權威、永無謬誤,開展革新,而天主教則要維護教皇絕對的傳統權威和領導地位,保持原有的舊東西。
(3)在教規方面,新教無嚴格的教規制度,其活動方式較為靈活、開放,與各方面接觸和對話;而天主教則有嚴格的教規制度,其活動方式較為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