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美術
19世紀以來,啟蒙運動的狂飆以及歐洲大革命的風暴席卷環球。自由、民主、博愛的浪潮沖蕩著皇冠落地的舊歐洲,相對自由的創作環境為歐洲音樂與美術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歐洲誕生了許多杰出的藝術大師,宛如一座座藝術高峰令世人嘆為觀止。他們是誰?有哪些藝術珍品?這就是本課要說明的問題。
讓我們一塊兒拉開藝術舞臺的帷帷大幕,去欣賞第一場音樂大劇院的演出吧。
(勾思意圖)通過這段導言的描繪,啟動了歐洲音樂與美術舞臺的篇章。考慮到岳麓版編寫教材是以時間順序將音樂與美術兩個序列揉和在一起的格局,它固然有助于理性概念的體會,但不助于音樂與美術各自序列線索發展脈絡的把握與情感的領悟。學生在品悟音樂與美術藝術特征時容易混雜,所以我將音樂與美術干脆分成前后兩個板塊分開敘述,有助學生更清晰形象地對藝術特征效果的領悟。
教學結構設計:
一、19世紀以來的音樂
1、 鑒賞與品悟
2、 三大音樂流派的概念
3、 貝多芬與古典主義音樂及浪漫主義音樂
4、 德彪西與印象派音樂
5、 “貓王”普萊斯利與現代流行音樂
二、19世紀以來的美術
1、 19世紀傳統美術精品的鑒賞
2、 莫奈的《日出•印象》與印象派繪畫
3、 新印象派與后印象派
4、 現代派藝術大師畢加索
5、 20世紀以來現代藝術流派的歷史背景
(結構設計意圖)分成前后兩個藝術板塊的流派發展脈絡分別講授,有利于學生對音樂與美術藝術領域的完整領悟和把握。但教師化統為分的傳授完畢后,必須在總結時再化分為統,進行時代背景和藝術發展線索的概括。
教學過程:
先播放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隨著歡快優雅的旋律,老師表白:“在伊斯坦布爾的華貴宮殿里,一群土耳其青年貴族與名門小姐在翩翩起舞,他們神情喜悅,似乎在彼此祝愿出征前的思念和編制傾心愛慕的戀曲……”
再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老師在表白:“《命運》之創作恰恰是貝多芬個人命運遭受重大打擊時,耳聾,貧困,情場失意,生活拮據。聽,命運之神正在咚咚叩門。它表達了作者不甘心命運之摧殘,如一頭猛獅奮勇直上與命運抗爭。整個樂章氣勢回蕩、悲涼而雄壯。聽了這支樂章,它會把人的心靈從世俗中掙脫直沖蒼穹而在天國中自由翱翔,它將人們的卑微和怯懦一掃而光,而把希望的燦爛陽光普照人間……”
在播放德彪西的《牧神午后》,老師在表白:“同學們,讓我們靜下心來,閉上雙眼。一塊兒進入模擬的中午時分。用安詳入睡的心境細細地品味德彪西創設的中午光影世界對人心靈撫摸的樂章……你緊鎖雙眸,中午的熱烈陽光直射你的臉頰,你在朦朧中感覺到陽光與色彩在你面前交織成五彩繽紛世界的無窮魅力……在配器上,你會感受到鋼琴與小提琴合奏時情感上的纖細、精致以及濃淡色彩的沖擊。”
提問:“第一段莫扎特樂曲是什么樂派?它的藝術特征是什么?”
學生回答:“古典主義音樂,它風格嚴謹而規范,注重和諧與高雅。以反映人們普遍要求和意愿為主要特征,體現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
提問:“第二段貝多芬樂曲是什么樂派?它的藝術特征是什么?”
學生回答:“浪漫主義音樂。它反映了19世紀歐洲大革命的時代風貌以及作者個人的主觀情感,既謳歌社會變革又對現實不滿而張揚自由個性。其藝術特征是注重個人情感的表現與激情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