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美術
教育的藝術,說白了就是師與生的磨合,心與心的交流。蘇東坡有首《琴詩》:“若言琴上有秦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彈琴必須有指頭與琴弦巧妙統一方能奏出優雅華章。教育學生也一樣,只有師生融洽,心靈相通。上下呼應,才能彈奏出優美的教育樂章。
深圳市翠園中學 孫曙光
(注解)
xx年5月與6月《(必修三)第十九課音樂與美術》在全市公開課大賽上獲全市一等獎。《音樂與美術》該課大膽地改變了岳麓版的原授課程序,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將音樂與美術分開兩塊模塊先后講課,并把古典音樂、浪漫音樂、印象派音樂以及現代流行音樂錄了典型篇章讓學生欣賞與品味,把古典繪畫、印象派繪畫和現代派美術的精品示覽于課件讓學生鑒賞與品味,加上老師的激情與優雅語言的表白使學生的價值觀與審美觀得到了發自肺腑的提高。臺上與臺下彼此呼應,質疑與點撥恰如其分,師生在活動與交流中雅俗共賞,心靈深處得到凈化和藝術熏陶。
該課是孫曙光老師幾十年教學生涯的一次重大轉折,是以學生為主體,充滿人文魅力的一堂好課,它事先在市、區教研員的幫助下進行了改進,集中了大家的智慧,所以最終得到了深圳市和羅湖區教研員的首肯和廣大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該課已獲岳麓出版社的肯定,做為全國高中歷史新課標培訓中心的指導課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