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革
高二歷史必修三
一、學法指導
1. 主要概念:理性主義
項目
含義
目的
本質
地位
內容
人的思考、判斷
保障人的自然權利
資產階級民主、科學
啟蒙運動的旗幟
方法
人的思考──怎樣思考(科學)──思考什么(人的權利)
2.重要結論:17-18世紀歐洲的啟蒙思想家用理性取代專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和平等的新型社會,要求獲得人的徹底解放,進一步弘揚了人文精神。
3.啟蒙運動:(1)全面理解啟蒙運動的背景是17、18世紀歐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2)準確理解其理想。啟蒙運動繼承了人文主義者的理想,在此基礎上要求人的徹底解放,由“人文主義”發展到“人本主義”。(3)記憶啟蒙思想家的主張要抓住各自特點及相似點對比記憶。
二、知識結構
三、重難點分析
1.關于啟蒙運動
。1)時代背景:
、俳洕17、18世紀,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
、谡危悍饨▽V浦贫葒乐刈璧K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鬯枷耄何乃噺团d、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進一步的反封建斗爭創造了思想條件;
④科學:自然科學的進步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
⑤階級:新興資產階級的力量進一步壯大
。2)性質: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3)指導思想:理性──人自己思考,運用自己的智力去認識、判斷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4)過程:
、倥d起:17世紀起源于英國
、诟叱保18世紀中期在法國達到高潮,指導了法國大革命
、蹟U展:18世紀中后期擴展到德國等國家
2.啟蒙運動高潮在法國的原因
(1)法國是歐洲各國中封建統治最頑固、最反動的堡壘,是封建制度的最高典型,法國社會中第三等級與特權等級之間的矛盾特別尖銳,而封建制度的危機又空前嚴重,這就為啟蒙運動的出現提供了社會基礎;
。2)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力量的日益加強,形成了一批既有經濟實力,又有文化教養的新興階級的代表,為啟蒙運動的興起提供了階級基礎;
。3)教權勢力的頑固和瘋狂,迫使新興階級的思想家拋開宗教外衣,投向公開的理性宣傳,而近代科學的興起和英國革命的成功,則為啟蒙運動的興起提供了科學依據和理論實踐經驗,從而使法國的啟蒙運動成為歐洲之中心。
3.啟蒙思想家思想主張的異同點
相同點
不同點
崇尚理性,反對專制主義、教權主義和封建特權
伏爾泰倡導君主立憲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追求政治民主、權力平等和個人自由;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孟德斯鳩提出了三權分立的學說
主張法治;
盧梭闡述了人民主權和社會契約論學說
努力構建一個民主科學自由平等的新時代
康德對啟蒙運動做了經典的總結
4.主要啟蒙思想家:
高潮
時期
法國
伏爾泰
抨擊天主教會;主張君主立憲制;
提倡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法律應以人性為出發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哲學通訊》
《路易十四時代》
孟德
斯鳩
提出三權分立學說;主張君主立憲制;
法律是理性的體現
提出三權分立原則
法律應當是理性的體現
《論法的精神》
盧梭
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
人類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財產私有制
“社會契約論”“天賦人權”、“人民主權”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
《社會契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