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2
[教學目標]
1、知道霍布斯和洛克的重要主張,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以及百科全書派的主要貢獻;理解各啟蒙思想家的政治構想;理解啟蒙運動的背景和影響。
2、通過對相應史料的閱讀分析,歸納啟蒙思想的主要內容,使學生提高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并能解決相應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驗論從史出,史由證來的史學方法;通過對啟蒙運動的背景和影響的的討論,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與必要性。
3、通過對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思想家進步思想的學習理解,使學生領悟先進思想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巨大推動作用,積極汲取啟蒙思想精華,為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提供借鑒;使學生形成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的人文情懷。
[重點與難點]
重點:啟蒙思想家的思想
難點:啟蒙運動的背景
說明:
1.啟蒙運動思想家的思想極其豐富,如“社會契約論”、“分權學說”、“自由、平等”等,了解啟蒙運動思想家的思想主張是理解啟蒙運動本質的關鍵,是認識啟蒙運動價值的前提。故為重點。
2.啟蒙運動的背景相對較抽象,需要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尤其是自然科學的發展怎么會對社會政治思想產生如此大的影響?需要有一定水平的科學知識基礎,這些對高一的學生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作為重點。
[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1)展示材料一(圖):關于“先賢祠”及其中“盧梭的棺木圖”的材料
老師描述“先賢祠”及其中“盧梭的棺木圖”, 導入新課。
本環節設置情景,導入新課,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先賢祠又名萬神殿,坐落在古老的號稱“法蘭西文明搖籃”的巴黎拉丁區,
這座建筑是供奉偉人的,門楣上鐫刻著的“獻給偉人們,祖國感謝他們”。盧梭是最早被供奉在這里的作家。法國人為盧梭選擇了非常精美的棺木,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握著一支火焰濃烈的火把(象征著盧梭的自由、平等的思想)。這支火把很快就點燃了巴黎乃至世界。盧梭和所有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們,如同沖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歐洲中世紀的神學枷鎖,開啟了科學和理性之門。
2)破題:movement of enlightment
17-18世紀 歐洲
“啟蒙”含義:用理性的光芒戰勝愚昧,戰勝傳統偏見,戰勝虛妄。
“啟蒙”在法文中即為光明、智慧之意。啟蒙思想家認為:過去的時代是迷信和無知的黑暗時代。他們發起啟蒙運動是要呼喚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實的黑暗,這種理性就是人的思考和判斷。它只承認人的理性而不承認神的意旨,如果上帝的意旨已經不可靠了,那么封建制度下的所謂神授王權、特權也就失去了依據。 17 世紀的歐洲盛行這種思想。那時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思想?這種思想究竟要引導人們去做什么呢? … …
2、閱讀分析材料1——5(見資料附錄),理解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
本環節教學使學生理解理解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并使學生提高閱讀材料、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展示材料二、三:關于英法兩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材料
討論、回答問題:材料二、三反映了英法兩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狀況怎么樣?和啟蒙運動有什么關系?